简评《曹口村志》的编纂特色

菏泽日报 2019-11-29 11:04 大字
陈郑云

我国有着编修村级志书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之前存留的村志,称之为旧村志。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我国第二轮修志工作启动以来编纂的村级志书,一般被称为新编村志。村志充分利用地方志体裁的独特优势,传承和抢救乡土历史文化,激发人们爱国爱乡情怀,为探索中国特色新型乡村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提供历史智慧和现实借鉴,发挥了极大作用。

由曹恒顺、牛光芝主编的《曹口村志》,2014年3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同年再版。全书33万余字,翔实记录了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女集镇曹口村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2012年年底,600余年间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再现了明、清以来,曹口村民坚持自力更生,不断改革创新,反抗压迫剥削,追求小康梦想的奋斗历程,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泽。《曹口村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版式规范,装帧精美,荣获2014年度“山东省优秀史志成果奖”。

本文简单对《曹口村志》编修的方法、原则、风格做些探讨。

结构合理,符合志书体例

《曹口村志》采用章节体,依次分地理环境、人口、政治、经济、教育、卫生、体育、文艺、乡土文化、居民生活、方言、村风民俗、人物、艺文、附录12章,章下设节。全志重点记录了曹口村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2012年12月600余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变迁状况。这样的记述,体现了“横排门类,纵贯时间”的志书体例特色。

体裁规范,突出地方特色

《曹口村志》采用述、记、志、传、录、表、图等体裁,以志为主体,非常符合志书体裁规范。它将曹口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地方特色,分别展现。

曹口村和其他各地相比,既具有相同的一面,又具有不同的一面。作者在志书编写中,正确处理寓于事物之中的共性和个性、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关系问题。按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的志规,全志设12章66节,分章、节、目3层次。全志版面文字的70%,为志书的主体。从体裁上考察,《曹口村志》体裁运用规范,突出地方特色,为全面系统记载曹口村情提供科学载体。

章法严谨,体现时代特点

《曹口村志》集中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曹口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曹口村志》虽然坚持“述而不作”的原则,未做评论,但通过这些翔实的记述,很好地反映了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志书的时代特色。从某种角度说,《曹口村志》讲述的正是“中国的故事”,其在社会上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该志编纂时正值全国上下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之时,为此志书中把农村党员、广大村民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图片和举措载入其中,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编修志书的时限要求来看,《曹口村志》的内容似乎突破了该志编纂的时间下限,但又未违反一般修志的时限要求。这对以后地方志的编修,都具有借鉴作用。

弘扬乡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

《曹口村志》设“乡土文化”一章,记述独具特色的曹口村乡土文化。诚如该章无题小序所言:曹口的村庄文化,包含儒家文化、移民文化、城堡文化、饮食文化、医药文化、武术文化、墓碑文化、谱牒文化等。既有地域性,也有其独立性。曹口文化是曹口村民社会实践的反映,也带有国家政治、经济等社会现象的深刻烙印。它是曹口村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并以自身的不断交融、创新、升华,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色添彩。通观全志有机地融入乡土文化,充分发掘其中蕴藏着的集体主义、开拓进取、勤劳朴实、诚实勇敢等丰富的德育内涵,可以帮助全村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励志成才,早日奉献社会。

新编《曹口村志》将其地方志的编纂延伸到了最基层的村落,资料非常丰富,为研究乡村社会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可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资鉴作用,还可以激发民众培育爱乡、爱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新闻推荐

减法抵达的远方

贺东东一唱雄鸡天下白,无边光景日日新。新时代,为祖国按下了“快进键”。从羊肠小路到康庄大道,从“双脚丈量”到“高铁时代...

成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