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地诗行九千里 曹州无处不飞歌 ——市国土资源局改革发展纪实

菏泽日报 2015-02-25 09:44 大字

记者  刘剑辉   通讯员  袁登峰 

编者按:一方面,要保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耕地红线,一方面要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项目落地提供必须的土地资源,在这“保”、“供”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菏泽国土人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保红线保重点保发展保权益,提供优质用地保障服务,在菏泽发展史上,菏泽国土人用自己的行动为菏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全市土地资源的“大管家”,市国土资源局以严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为主线,担当保护资源和开发利用的重任,勇挑服务经济发展、维护民生权益的重担,为菏泽经济起飞提供了坚强保障,连续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先进集体”、“依法行政先进集体”和“人民满意单位”。 全市现有耕地1247.8万亩、基本农田1084.2万亩,比省政府下达任务多了2.8万亩和6.2万亩,粮食产量稳居全省第一,耕地保护工作在全省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集中力量开展黄河滩区综合整治,预计新增耕地15万亩,为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资源支撑;建立“以地控税、以税节地”工作机制,单位GDP建设用地累计下降34.21%,提前两年完成省下达目标;超额完成3年煤炭找矿目标任务,荣获全省找矿突破战略先进集体……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守职有责的国土人,他们是忠诚的“国土卫士”。

迎难而上保发展  

交通大建设、城市大提质、产业大转型、民生大发展,一笔笔投资、一个个项目……这些事关菏泽长远发展的项目和投资,都扎扎实实地落在大地上,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梁。这背后有菏泽国土释放出的巨大能量:项目,必须“落地”。一方面,“地根”偏紧,必须千方百计保证项目用地;另一方面,必须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在这“两难”的状况下,过去的一年,市国土资源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保发展、保红线”,主动迎接考验,为全市经济加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玉明介绍说,近几年,投资项目越来越多,但用地越来越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要严格执法保地、科学合法用地,通过开源与节流并举,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这样才能做到“鱼”和“熊掌”兼得。

破解规划制约,全力保障项目用地促发展。紧跟经济发展方向,在用地指标大幅压减、用地形势趋紧的大环境下,及时调整供地思路,重点投向学校、医院、养老院、水库等民生工程用地,全市建设用地报批中62%为民生用地。

努力提高项目质量。坚持招大商、招好商、以地选商,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高产能、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高端产业,争取纳入国家、省重点项目范围,为争取资金、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全市纳入省以上重点项目9个,用地985亩。

用足用好指标。围绕“科学赶超、后来居上”发展目标,积极向上级汇报沟通,赢得政策倾斜和支持。全市共审查上报新增建设用地86个批次,总面积19591亩;争取省下达菏泽市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指标7000亩,验收增减挂钩周转指标3341亩。

实行差别化的供地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科学安排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节能环保、民生工程等项目,坚决不向“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项目供地。创新供地方式,对一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型产业项目,采取分批征地供地,以时间换空间,缓解当年用地压力。全市供应各类建设用地23006亩,保障了民生工程、大项目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

以内涵挖潜保障发展用地。省分配菏泽市用地指标每年在5000亩左右,而实际用地量在3万亩左右,缺口较大。为破解年度计划指标不足的难题,市国土资源局立足于“压增量、挤存量、扩流量”,全力打好组合拳,开拓“1+5”征地指标新途径。在用好国家分配计划指标这个“1”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闲置建设用地处置等5项工作。2010年以来,全市通过实施“1+5”模式,腾出指标10余万亩,大大缓解了用地供需矛盾。

创新制度保红线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国土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菏泽作为粮食主产区,保护耕地更是国土部门神圣的职责。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谈到土地的依法管理,李玉明局长的话掷地有声:“土地关系国计民生和子孙后代,关系菏泽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地的管理上,我们绝不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一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设立统一的标志牌,切实做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加强县区政府履行耕地保护情况检查,顺利通过省局对市级政府耕地责任目标的期中考核。二是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严格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的原则,补充了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连续13年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三是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科学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实施一批“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成规模的土地整理项目。争取资金4.3亿元,建设完成9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到2015年底,累计建设36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10年以前61个国家、省投资开发整理项目全部通过终验,新增耕地14.65万亩;5个综合整治项目农用地整治全部竣工,新增耕地1.06万亩;在2014年度市直机关最佳实事评选活动中,“土地整理惠民生”在106项实事中荣获第24名。

全力维护土地管理秩序。一是落实网格化监管机制,全覆盖无缝隙。建立分区监管、包干负责、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国土所每名人员看护1万亩土地,把违法用地易发区编制成图,定人定岗进行动态和静态监管,建立起四级巡查网络,履行好巡查、预防、制止、报告和处理职责。每年集中开展春秋季动态巡查,在新闻媒体上刊登巡查通告,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和举报。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不心慈不手软。对违法违规用地痛下狠手,发现一起坚决处理一起,对重大案件动真碰硬、重典问责,不管涉及到什么人、什么项目,一律拆除到位、没收到位、移交到位,坚决不让任何违法行为漏网,去年挂牌督办8起案件,全部限期整改到位。三是建立健全执法考核机制,有约谈有问责。与市监察局联合制定责任追究考核办法和警示约谈实施办法,每年下达违法用地比例和面积底线,凡是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警示约谈政府领导,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调整、指标使用相挂钩。四是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拓渠道营氛围。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建立了公安、国土联合执法机制,执法合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公开曝光典型案件,在全市形成依法科学、节约用地的良好氛围。

节约集约科学化

国土资源是发展之本,科学用地是可持续发展之基。如何走出以牺牲大量国土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的困局,以最少的国土资源支撑起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等发展战略,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主线,正确处理保资源、保发展与保权益的关系,实现了保障发展更加有力、保护资源更加严格、利用资源更加高效、服务民生更加优质、人地关系更加和谐的目标。

技术改造“拓地”、内涵挖潜“增地”、二次开发“挤地”、标准厂房“集地”、增减挂钩“挖地”……落实科学用地举措,创新节地模式,这只是国土资源部门以土地管理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缩影。

石化集团万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整治利用日东高速公路取土坑等废弃土地200余亩,投资4.2亿元,兴建了15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利税1.1亿元。位于成武县的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积极响应节约集约用地号召,能上多层厂房的绝不外延扩张,生产车间最高可达36米,厂房都是连体、嵌套式设计,企业建筑密度达到45%,容积率达到1.1以上,“向空中要地”已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以规划管控优化总体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及实施过程中,统筹安排耕地、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等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严格落实规划审查和项目预审制度,不断增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合力度,因地制宜规范推进增减挂钩,推进农民向社区集中。2006年以来,省政府批准菏泽市增减挂钩试点项目拆旧面积6万亩,目前已完成3.3万亩,安排各类非农业建设项目259个,保障了诸如华润电厂、步长制药、石油石化等一批大工业项目和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民生项目落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累计投入资金108.5亿元,建设新型社区174个,新建农民住宅626万,新建公用设施60.7万,安置农村居民3.7万户。

以标准控制提升项目质量。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环保及安全生产等准入要求的前提下,省级开发区、其他工业集聚区新建工业项目平均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280万元/亩、220万元/亩,项目达产后亩均产值分别不低于400万元/亩、280万元/亩,亩均税收分别不低于20万元/亩、15万元/亩。新建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不低于1.0,建筑系数不得低于40%。对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或用地面积低于15亩的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再单独供地,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租赁多层标准厂房解决生产经营场所。

以市场配置强化用地效益。坚持和完善招拍挂出让制度,全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矿业权)网上交易,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宗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招拍挂出让土地10.48万亩,招拍挂率97%,招拍挂实现率100%。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可以继续划拨土地外,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2010年以来累计有偿使用经营性基础设施(产业)用地2300余亩。

风正气清人自廉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对菏泽国土人最基本的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扎实、聚焦“四风”不偏光,深入贯彻“为民务实清廉”总路线,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为落脚点,切实推进问题整改,47项具体整改工作和45项制度建设基本完成,党风政风和工作作风持续好转。大力精简各类会议、文件、简报,全面清理办公用房,会议减少1/3,文件减少1/4,人均办公面积6平方米,“三公”经费下降4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警钟长鸣,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全系统内开展巡视、廉政谈话活动,重点检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集中制等情况,综合运用“听、测、查、谈、访”等方法,捕捉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督促整改。认真落实廉政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规定,坚持实行“四谈四述”制度。扎实开展明察暗访,抽调12人,组成3个工作组,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直接曝光,对11个县区局、168个国土资源所开展明察暗访,已组织检查24次,点名道姓通报批评8个单位、10人,责任追究5人。

加强监督,规范权力正确运行。土地矿业权出让、土地整理全部纳入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交易平台,全程实现网上交易,公开透明,“平台之外无交易”,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全面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使各项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审批服务再提速,在2013年审批时限压缩50%的基础上,又平均压缩1/3以上。服务窗口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制度,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时限要求、服务承诺实行“五公开”;机关实现“四全”服务:全机关便民服务、全流程优化审批、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督,真正达到了“两集中两到位”。

市国土资源局在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着力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交流、轮岗、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实现用人透明化,以实绩论英雄,变“相马”为“赛马”,能者上、庸者下。推进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大批年轻化、专业化的干部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为国土资源干部队伍注入了活力。

展望未来,无限风光在征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李玉明告诉记者,菏泽国土人将继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理念,围绕“科学超越、后来居上”发展目标,进一步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从而推进菏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新闻推荐

成武妇女网店培训立竿见影

...

成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