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掉“穷帽子” 过上富日子 曹县30多万农民靠种芦笋脱贫致富,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

菏泽日报 2017-05-19 13:45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宋银生记者臧宾)曹县青堌集镇朱老家村农民张国建种植芦笋年收入5万元以上,现如今,家里买了一辆小轿车,盖起了两层别墅楼,买了电冰箱、洗衣机、彩电,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曹县,像张国建这样靠种芦笋脱贫致富的农民,已有30多万人。

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宿根植物,其嫩茎质地细腻,纤维柔软,风味鲜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氨基酸、钙、铁、碘含量丰富,营养是其它蔬菜和水果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在我国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之上”,在世界上具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芦笋适宜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沙质土壤。曹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属有机沙质土壤,光照、雨水充足,气温适宜,天蓝水净,培育和发展优质芦笋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曹县生产的芦笋以个大均匀、色泽白嫩、营养丰富而饮誉海内外。日本客商桥本先生来曹县考察时,对给他供货的生产企业负责人说,曹县芦笋是世界上质量最好的,今后必须用这里种植的芦笋加工,他才要货。

曹县现有优质芦笋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鲜笋18万吨,占全国的7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芦笋出口基地。该县向现代科技要配方,开发的产品有芦笋罐头、芦笋饮料、芦笋酒、芦笋调料、芦笋药品、芦笋青茶、芦笋普洱茶、芦笋生物萃取等多种芦笋深加工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小小芦笋正成为曹县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该县芦笋加工主要分布在青堌集、安蔡楼、阎店楼、郑庄、砖庙等乡镇,现已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格局。青堌集镇朱老家村有1320人,全村1000多亩耕地几乎全部种植芦笋,亩平均收益1.3万元。曹县主要规模以上芦笋加工企业有巨鑫源、丽德食品、紫山集团、中粮大宝、国盛食品等20余家,产品80%销往国外市场,国内外不少大中城市的宾馆、饭店、商场、超市已拥有比较庞大和稳定的销售市场,市场前景良好。

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笋农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培育有机芦笋生产基地,他们努力打破国际绿色壁垒,多种芦笋产品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为使芦笋生产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之路,该县人社、质监等经济服务管理部门,从提高曹县芦笋加工企业管理水平入手,加大对企业员工的技术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和技术检测体系,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促进企业科技攻关,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曹县芦笋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

“曹县要想真正把芦笋产业做大做强,必须树立自主品牌占领国际市场,同时也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我们举办中国国际芦笋节,组织芦笋产业论坛,就是为了借助这个支点,撬动整个芦笋产业更好更快发展。”曹县县委书记张乾山说,“在未来几年内,曹县的芦笋面积计划发展到2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100%,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把曹县真正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芦笋之都。”

巨鑫源公司通过股本置换控股西班牙利尔拉博集团旗下的艾雅贵公司,在欧洲注册自主品牌,将产品直接摆上全球第二大跨国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超市,产品绕过进口商、配货商等一系列环节,直接打入销售终端,企业可以直接分享销售环节30%的利润,远远超过加工环节的所有利润。目前,曹县90%以上的芦笋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都拥有了自主品牌。

新闻推荐

再造发展新优势 ——菏泽市电子商务第一季度发展小记

发展风潮劲,建设步伐急。今年第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继续保持了发展的良好势头,交易总额达到52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32.8%,同比增长42.8%,其中网络零售额181.8亿元,农产品交易额136.4亿元...

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