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提线”舞动“木偶戏” ——银香伟业拓展产业链活跃农村经济纪实

菏泽日报 2010-08-17 11:05 大字

“木偶戏”源于汉代,其原理是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提线”,以操纵木偶完成各种动作。

在曹县磐石办事处五里墩村及周边广阔的农村,一台台农村经济的“木偶戏”异常活跃,众多农民因此就业并致富,它的“提线”正是银香伟业不断衍生的一条条产业链。

养殖户变身投资商

投资商不会“养”牛,但却有养牛的“投资商”——在曹县,很多农民动辄贷款几十万元,甚至雇人养牛,做起了养牛“投资商”。曹县大集乡大集村农民李德海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28岁的李德海出手即大手笔:第一次搞养殖就从银行贷款30多万元,加上东挪西借的近30万元购买了58头奶牛,仅利息每年达2.5万元。

“当时一头牛的价格达1万元,批量养殖只能选择贷款。不过,有银香伟业的技术和管理支持,收益有保证,银行也乐于放款。”李德海说,一头奶牛平均每年净收益约3000元,他当年净赚17万元。

如今,李德海的奶牛养殖量达到120头,但养殖小区却很少去。他从开始养牛就雇了5名农民,承担饲养、挤奶等工作,自己去养殖小区无非是看看奶牛的健康状况以及给工人发工资。

据银香伟业副总裁田忠红介绍,目前银香伟业奶牛存栏量达2.3万头,户均养殖60头以上,近400户农民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商”。这些“投资商”半数需要银行贷款,也就是说,按每头牛1万元购买成本计算,能为当地金融业开拓1亿元的良性市场。

失地农民走向工厂

盛夏时节,山东银香大地乳业车间内,员工们在活性乳生产线上专注生产,而几年前,他们还在这片土地上耕种——因为规模膨胀,许多农民自愿将耕地流转给银香伟业,在获得土地承包收益的同时变身为产业工人。

“8小时工作制,公司又给交了养老保险……现在这儿可是好地方,想来还不一定能来呢!”张庆松2007年12月5日来到银香大地乳业,两年间,月工资从原来的1100元涨到1600元。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有160余名员工,随着日产500吨成品奶的二期项目今年8月底投产,将吸纳更多农民。

银香伟业逐渐发展成一棵“产业大树”,其“树冠”从传统畜牧业不断向科技畜牧、生物工程、有机肽乳等产业“发叉”,乳业只是其中的一枝一叶。

“目前已形成包括奶制品加工、有机肥加工、牛肉加工、血清提取、面粉加工和纯净水加工在内的6大加工产业集群,再加上养殖区建设、行政区域建设等,企业土地总需量达8000亩,皆为土地流转而来。”田忠红说,“这些土地可解放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反过来,产业集群又为他们提供了就业岗位。”

数千送奶员活跃各地

在银香大地乳业大门外,整齐停放着一列统一型号、统一标识的货车——这是该公司将每天生产的130吨成品奶送往全国各地的“血管”。目前,银香伟业有200余辆这种送奶车,相当一部分农民因此致了富。

“车是自己花7万多元买的,然后加入车队,报酬按距离远近由公司支付。”运输车队队员司永杰说,凌晨1点到4点是最繁忙的时候,每天装车的热闹场面“跟过年似的”。他经常跑的线路是曹县—鱼台,凌晨4点起床,装奶、上路,下午到达,天天如此,月收入达到7000元。

买得起车的致了富,买不起车的也有门路。午后的五里墩村供奶站点,“送奶员”苗清娜用电动车带着一箱鲜奶,准备送奶上门。她说,每天早晨5点、下午3点,自己负责为100多户家庭送奶,一袋奶的“提成”少则0.2元、多则0.4元,这样一天能挣四五十元。

据田忠红介绍,目前在苏鲁豫皖四省半径350公里的范围内,像苗清娜这样的送奶员多达6000余名,他们每天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每月就能领到1500元到2000多元不等的报酬。

记者 李强

新闻推荐

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在群众手中 曹县检察院“四步走”严格把好惠农资金关

...

曹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