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猜这是今天的 哪条路

合肥晚报 2022-04-17 00:51 大字

□李云胜

1.新思潮下诞生的格物街

南淝河摆脱了护城河的纠缠,立马变得欢快起来。在凤凰桥那里拐了个弯,瞄准了几十公里以外的巢湖和长江,蓄势而发。就在弯道的西岸就是格物街。

格物街以外刚好位于时雍门外,即今天的巢湖路,与城内的小东门街相连,所以又叫小东门外街。1949年的时候,那里属于合肥车站区派出所行政区管辖,第二年转由新成立的合肥市车站区人民政府行使职权。

格物这两个字,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有点佶屈聱牙。翻开《礼记·大学》,里面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词句,那其实是古代“三纲八目”里的一目。“三纲”指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目”则是强调修养的八个条目,由近及远,依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有志男儿大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终身的理想追求,那其实是儒家思想在现实中的反映。

过去,格物街的走向是一条沿着南淝河流向修建的弧形小道,清朝时就有了,只是叫格物街是在民国时期。

当时格物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推究事物之理,鲁迅 《伪自由书·透底》里有这样的话:“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这里的格物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搞明白事物的自然规律。

还有一种意思,是清末西方自然科学传进了中国,当时朝廷和学究们称其为格物。严复在《原强》里提到:“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民国时期,对合肥许多街巷都重新命名,小东门外街就是在那时被改为格物街的,寓意为要发展自然科学,富国强民。

2.大西门外的蜀山路

假如你试图在现在的合肥地图上寻找蜀山路,那么我劝你放弃这个念头,因为这条通往大蜀山的路已经改名叫长江西路,它东起环城西路,西至大铺头,是合肥西向出口之一。

这条路曾经数易其名,一开始叫长江西路、佛子岭路,后改叫蜀山路,现在又改回长江西路。1950年的时候,国民党军的剩余势力有一部分逃进了大别山里,和山里的土匪合成一起,屡次骚扰新生人民政权。为配合剿匪,人民政府在翻修合六公路的时候,也整修了蜀山路,那时的道路还是弯弯曲曲,并且狭窄得很。到了1952年的时候,安徽省交通厅组织改建了大西门至梅山路段,把道路截弯取直,当时路面宽只有3.5米。1956年,又扩建了这一路段,路基宽达到25米。

到了1958年,有一批外国友好人士第二年五一劳动节要到大蜀山脚下的蜀山公社参观,省市领导决定废弃老路,从梅山路至大铺头那一段另辟新路。1959年竣工时,路基宽30米,仅路中间的分隔带宽就达到了6米,是以前的蜀山路无法比拟的。

这条道最先是驿道的一部分。《续修庐州府志》上记载,1679年的时候,庐州府治出西平门,经三里庵至六安州有一条驿道。1938年,为了阻止侵华日军的西进,中国军队破坏了包括蜀山路在内的整个合六公路,至抗战胜利后才重新修复。

20世纪70年代,那里算是城乡接合部,十分冷清。虽然蜀山路是通往六安以及河南、湖北的交通要道,但那年月也没有多少汽车,行人也是三三两两的,偶尔也会溜过一辆“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就会留下路人好一阵羡慕的目光。不过蜀山路在当时算是宽的,为合肥不多见的双向两车道,中间是绿化带,只不过有条小土沟隔开来,更像是两条通天大道。

3.合肥第一条马路江淮路

1945年秋,国民党安徽省政府搬迁到合肥。但那时的庐州城里街道狭窄,汽车不便通行。合肥市专门成立了市政工程局,编制了《合肥市政工程规划》(草案)。原合肥县长刘文潮时已调任安徽省公路局局长,但因为他对合肥熟悉,所以仍然兼任合肥市政工程局局长。当时的合肥市政工程局只有20位工作人员,技术人员更少,他们根据《规划》制定了远景规划和近期规划两部分,着手修建的第一条道路就是改造老城区繁华街道“东大街”。当时计划是车行道宽为11米,两旁人行道宽各为3米,道路总宽是17米。这在当时的合肥,算是第一条现代意义上可以跑汽车的马路了。因为合肥水系属于江淮水系,庐州古城又是江淮重镇,这条马路也就命名为“江淮路”了。

在修建好下水道等前期工程后,立即开始铺筑人行道,然后平整土方,压实路基,加铺碎石子,部分路段浇注了水泥路面。这时,淮海战役已经快要结束,古庐州城里隐约可以听见远方传来的炮声,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南挺进,惶惶不可终日的国民党县政府已经没有心思再修筑“江淮路”。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积极规划建设了一大批马路,包括将过去搁浅修建的“江淮路”扩建为更加漂亮、宽阔的淮河路。

4.承载一代青年人记忆与热血的青年路

以卫岗为起点,往北至南薰门桥。马路崭新宽阔,车辆飞驰,路边行人极少。这就是合肥一条已经变了模样、改了名称的马路——青年路。

青年路最早是北起芜湖路中段,南抵望江路东段,是市区通往南郊和西南郊的交通干道。据《合肥市志》记载,1955年,为了沟通合肥市与巢湖地区的交通,省交通厅公路局根据公路规划并修筑此路。建成后路基宽9米,路面宽3.5米,为泥结碎石路面。

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青年路一直在变化着。直到1985年,青年路总长2720米,总宽24米。该路为黑色碎石路面,管道排水。沿途与太湖路、合巢路、黄山路、九华山路、屯溪路等路相交。

这条看似平凡普通的道路却有着一段光荣辉煌的历史,那就是它地名背后的故事。它的得名,就是因为这是一条由广大的青年人义务修建的路。20世纪50年代末,由合肥市共青团发起,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义务筑路。各个工厂工人、商店店员,甚至郊区民兵组成突击队,纷纷投入到道路的先期开挖中。每个周日一大早,团员青年们都扛着工具来到现场,挖山冈、填水塘,到处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他们用肩抬、用手推,不怕困难,终于筑成了一条长五公里的黄砂路,极大地改善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为了表彰团员青年热爱集体、无私奉献的精神,合肥市委市政府将新筑成的长五公里的黄砂路命名为“青年路”,并在路的两侧栽上紫荆花树。

如今,随着城市的建设,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人口增加了好几倍,青年路比以前也更宽阔、更嘈杂。青年路被更名,从南薰门桥到卫岗段成了徽州大道的一部分,卫岗向南到葛大店则归属于合巢路。

5.走出著名画家的王箍桶巷

王箍桶巷即今天的仁爱巷,那里过去算是庐州城的城南,是修锅补桶的城市手工劳动者的聚集地。

《合肥市地名录》上记载,仁爱巷,东西走向,东首起南土街,西至小南门街,今天指的就是商之都总店对面的那条小巷。而《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为“王箍桶巷”,因为据传当年巷里有位姓王的箍桶匠,手艺精湛,无人能及,慕名前来学手艺的人特别多,后来这里居住了许多手艺精湛的箍桶匠。再后来这里找箍桶匠干活的东家也多了起来,渐渐地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王箍桶巷。而箍桶匠们所用的木料几乎都由住在附近的木匠来加工。

解放前,“王箍桶巷”又短又破,两边都是平房,大多数是瓦房,也有草房。大约是抗战胜利以后,当时的合肥县政府可能是觉得“王箍桶巷”的名字太俗气,所以改成了仁爱巷。

1924年10月1日,著名画家亚明就出生在合肥城南“王箍桶巷”一个城市平民家庭。他的本名叫叶家炳,祖籍江苏阊门,祖父曾追随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参加反抗清王朝统治斗争。然而阴差阳错,太平军失败40多年后,父亲叶焕亭却做了当年镇压太平军的淮军首领李鸿章家仓房管事。亚明后来成了新四军战士、著名画家、江苏美协主席,风风雨雨、坎坷沉浮。“王箍桶巷”留下了他童年和少年的足迹,其风俗人情、冷暖势态应该影响了他的一生。

新闻推荐

逼真视频竟是伪造 小心有人“盗你脸”

一段视频、一段语音未必是真人拍摄或者录制。在你不知道的手机App后台、支付界面、门禁闸机,或许有人正在盗刷你的脸……...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