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 “隐居”合肥的“两弹”建设者 见证城市30年巨变,期待更多人才来到合肥投身科创

江淮晨报 2022-04-13 00:56 大字

◤在合肥“隐居”着一批曾参与“两弹一星”研发的建设者们。在那个激情年代,他们隐姓埋名,背井离乡,在祖国西北的戈壁滩上潜心研发,“两弹一星”的背后,有着他们从青丝到白发的不悔坚守。如今,他们在合肥安享晚年。让我们走近这群科研人员,回首他们的科技强国梦。◢

宋伦

1935年生,高级工程师,曾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

曾获先进工作者、核工业部劳模、少数民族地区先进技术工作者、先进党员荣誉称号。

八本回忆录 记录激情青春岁月

精瘦、黝黑,这是记者见到宋伦时的第一印象。尽管他今年已87岁,听力也不再灵敏,但说话利落,逻辑清晰,操着一口川渝方言,仍能依稀感受到他当年参与“两弹”研制时的专业严谨。

在宋伦家中,记者看到书柜上垒着一摞白皮黑字的“书”,总共八册,书名是《酸甜苦辣立人生 平凡一身之路》,书皮上画着五角星和蘑菇云,一看就是钢笔绘制。宋伦说,这是他自己写的回忆录,从去年开始执笔,已经基本写完。八本回忆录,从童年写到了晚年,其中一半的内容都记录着他参与研制原子弹的故事和在核工业部基地二二一厂的青春。

“为国奉献,我从不后悔。”弱冠之年,宋伦被分派至青海金银滩草原的原子城,代号二二一,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诞生地,也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发源地。

宋伦回忆,那时二二一共有18个厂区,其中一分厂、二分厂、三分厂主要做核材料和普通材料的加工。被分配到三分厂后,他主要负责原子弹的机械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简单概括就是设计研制原子弹的外壳。

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为了研制这个完全对称的“大球体”,他和同事埋头研究了半年,泡在图书馆里找资料、四处求问、潜心琢磨。其间,他又设计了真空吊具橡皮圈模具,用于原子弹的装备、加工,使接头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由于工作机密,当时宋伦的妻子、亲友都不知道他真正的工作内容,他和妻子说自己在机械厂上班,是个技术员;和朋友说自己是木匠,做桌椅柜子的。他一直隐姓埋名,在1170平方公里的神秘禁区内为强国梦挥洒青春。

“对我的人生来说,国家对我尽心培养,我就以实际行动报答国家。我辛辛苦苦做好自己的事,踏踏实实工作,能为国家做贡献就无怨无悔了。”宋伦说。

李富学

1934年生,曾参与原子弹电雷管研发工作。

曾获“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啃着馍馍研发电雷管 填补国内研究空白

在李富学家中,至今还珍藏着一个棕色的“加密箱”,里面放着他曾经参与“两弹”工作的痕迹:工作证、日记本,还有一些脱密了的文件。这个箱子,跟了他59年,吹过戈壁滩的风沙,感受过爆炸的轰鸣,直到如今,和他一起温润在大湖名城的养人气息中。

“在二二一厂的时候,这个箱子里面装的都是绝密文件,不能经过他人之手。”见记者对箱子好奇,李富学“慷慨”地把箱子递给记者。

1959年,李富学从军工企业被调入位于北京的第二机械工业部(后改为核工业部、核工业总公司、中核集团)北京第九研究所工作,参与设计、研制和生产用于起爆原子弹的“微秒级电雷管”。他也是首批到达位于青海海北州国营二二一厂的科技人员。面对国内的研究空白,李富学和一批壮志满怀的年轻科学家一起,挑起了电雷管研制的重任。

回想起自己在戈壁滩上的日子,李富学仍觉得虽然日子很苦,但内心却总是充盈的。

二二一厂位于青海省的金银滩大草原,四面高山,四季积雪不化,高寒缺氧,夏天仍要穿着棉袄。“缺氧、流鼻血,走两步路就喘气、头疼。”李富学说,自己刚到二二一厂时,身体严重不适。但研发任务紧,一秒都不能耽搁,他和同事一边强忍高原反应,一边推进研发工作。那时,他们每天的食物就是青稞面和馒头,至今,他都还记得馒头硬邦邦的口感。

为了尽快研发出中国造的电雷管,他和同事们从零研究,画草图、做模具、穿导线……一次次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光是从试制到定型,他们就做了5万次试验。起早贪黑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李富学常夜里一边啃着馍馍,一边钻研全是外文的专业书籍。

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新型微秒级电雷管研制成功,经过各次试验,雷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都十分突出。1963年,微秒级电雷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李富学参与研制的“微秒级电雷管”被成功应用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起爆上,填补了我国研究的空白。1989年,李富学因为对核武器雷管设计研制具有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浇灌着他的心血的“微秒级电雷管”仍被装备在多种型号的核武器上,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安居合肥 他们期待更好的科创名城

1991年,退休后的宋伦和李富学等上百位参与“两弹一星”研发、试爆的建设者安置在合肥市蜀山区团安新村、西园新村,安享晚年。

“合肥发展得太快了。”李富学感叹,他曾因工作在上世纪60年代来过合肥,当时只觉得这里气候温和,南北方的吃食都有,是个宜居的小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他刚落户合肥,还记得三孝口的宾馆都是小瓦房。后来,这座城市迎来了大建设,长江路拓宽等工程如火如荼,李富学说,他亲眼见证了合肥近30年的巨变。“合肥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科技创新这张‘王牌’,为中国梦助力。”

看报纸和新闻联播是李富学的每日习惯。他一直通过报纸了解合肥最新的科创动态,大到建设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合肥总控中心,小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消杀机器人,他都能说上几句。

“造福于民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李富学说,在合肥生活,他也频频受惠于科技。“2018年时我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按照老办法是要开刀动手术的。多亏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生对着我骨折的部位打了几针,就把我的腰治好了。”

同样,宋伦也对合肥的变化颇有感慨。他说自己一辈子从事科研,最后又安居在这座科创名城,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到合肥、投身科技,他十分欣慰。“我就想让大家都愿意留在合肥,一起创新,一起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年轻时的理想是为了国家需要而奋斗。”宋伦说,希望新时代的年轻人也能如此,有朝气、有毅力,既能埋下头钻研,也能抬起头仰望星空,为强国梦贡献力量。合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文

见习记者 刘杨/摄

新闻推荐

边检民警下沉战边检民警下沉战““疫疫””

本报讯连日来,身穿红马甲的合肥边检站民警志愿者每天早上7点半便会准时出现在疫情防控点。在承担口岸“外防输入”巨大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