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屏汽合 急终生智之终 抢抓机遇终有所成 合肥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加快发展
长安汽车生产线记者 张大岗 摄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5G应用示范生产线上的设备在对冰箱进行扫描记者 张大岗 摄
惠而浦Aurora欧诺娜洗碗机智能生产线倪欣然 记者 宋炎骏 摄
思皓乘用车总装生产线记者 苏玲 摄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手表记者 张大岗 摄
可实时监测心跳、血压等健康指标的智能手表,镜面实时显示温度与空气质量的智能“魔镜”,“能听懂话”的智能鼠标……智能化时代,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正推动智能终端站上风口。
风口之下,紧抓技术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合肥深入实施“屏-芯-端”联动,推动以智能家居、汽车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加快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正成为合肥“智”造的一张新名片。
“家电之都”迈向新高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国家电产业基地”,近年来,合肥将智能家电产业链作为聚力推进的重点产业链之一,通过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家电制造业高地。
“M鲜生二代冰箱,通过微微冻技术,可实现鲜肉33天长效保鲜。”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首席技术专家胡明勇介绍说,该公司的二代冰箱找到了鲜肉保存的黄金温度——零下3.5摄氏度,这个温度可以减少鲜肉的营养流失。
持续迈向高端市场,长虹美菱并非个例。瞄准家电消费结构升级机遇,“合肥造”家电通过发展高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促进消费升级,惠而浦、TCL、美的等26户企业推出智能家电产品或智能家居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合肥市累计有228款产品、系统通过智能家电(居)国家标准认证,总数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合肥不断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关键技术、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很多企业纷纷推出智能家居体系,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促进单一品类向智能化转型。
“根据室内温湿、光线变化,自动调节空调参数、开合窗帘;如有异常入侵,手机自动报警……曾经的科幻场景正成为现实,全屋智能时代已经起步。”日前,在客来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梅杰现场演示了一款智能家居产品。在该公司生产车间,除了机器轰鸣,基本看不到工人,车间智能化装备依托自主研发的“来福云智能终端管理平台”,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从抓板、裁板、封边,到运输、机械入库、包装全流程操作。“机器变‘聪明’了,我们的人均劳效、产能、效率分别提升了30%、40%、50%。”梅杰说。
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家电产业正释放转型升级新动能。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7家;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8家。实施智能化改造后,企业经营核心指标表现优异,平均产值提升23.3%,生产效率提升32.7%,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4.9%,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7.7%。
完备的产业链,正带动家电产业能级跃升。当前,合肥已形成集家电研发、生产、销售、物流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龙头企业-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白色家电本地平均配套率约为70%,核心配套率约为75%。
“当下,合肥家电产业与战新产业加速融通互促,着力打造‘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慧家庭’生态,培育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人才链衔接贯通的一流产业环境。”市经信局电子信息处四级主任科员徐栋梁说。
在安徽智能家电联盟秘书长朱家登看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家电产业已经进入“换道”发展期。合肥应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小家电企业,弥补智能小家电领域的短板,同时,着力打造智慧家庭产业总部基地,让合肥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
“汽”势非凡驶上新风口
在智能网联、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汽车是新型智能终端。汽车产业作为合肥市一大支柱产业,合肥正大力培育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为代表的下一代汽车,推动合肥制造高质量发展。
在长安汽车合肥工厂总装车间,KUKA机器人和自动走位的AGV小车忙个不停。“前不久,我们推出了第二代CS75 PLUS,共有6款车型,从预售情况来看,非常火爆,基本上是一车难求。”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高级经理席庆芝说。
长安CS75系列车型是长安汽车的“销量担当”。自上市以来,CS75 PLUS 25个月累计销量突破45万辆,月均销量1.8万辆;2021年全年销量超过28万辆。“此次我们推出的新品,从设计、动力、智能、安全等方面都作了全方位升级,旨在满足消费者日趋多样的用车需求。预计2022年合肥长安产量能达到28万辆,产值达240亿元。”席庆芝说。
传统汽车一路疾驰,新能源汽车也动力十足。
在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公司乘用车制造公司装配车间,两条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每小时就有30辆“思皓”新能源汽车下线。“我们的订单需求非常旺盛,仅国际订单就达14000多台,目前已全部完成交付。”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装配一车间副主任周磊说。
思皓E10X,是江淮汽车2021年打造的一款纯电动汽车爆款车型,无论性能还是装饰,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江汽集团以思皓品牌作为向新能源战略转型的主要载体,2021年销量接近4万辆,且订单数连续数月呈现几何式上涨,2022年成绩有望更加亮眼。”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思皓新能源乘用车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久志说,“今年我们还将下线新一款新能源车型,也是首款采用国产芯片和传感器的ADAS系统,是国内智能驾驶巨头华为、地平线的产品和技术首次出现在同一款车上。”
凭借着传统车企的升级换代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合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风生水起。目前,全市拥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171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引领未来的产业,是合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近年来,凭借对产业的敏锐感知力,合肥对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先手规划,吸引众多国际国内“大牌”纷至沓来。蔚来中国总部项目落户,大众入股江淮混改、投资控股国轩高科……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合肥已逐步形成品牌效应。深耕多年、筑巢引凤、延链补链强链,在新能源汽车世界中,合肥跑出“加速度”。
“去年应该是合肥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年生产新能源汽车首次突破10万辆大关,达到14.5万辆、增长1.5倍。在推广端,到去年年底共推广新能源汽车7.3万辆,增长超过70%。”市经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潘澄海说。
与此同时,为了让新能源汽车用户有更好的体验,合肥围绕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到去年年底,全市已建成6.1万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中,公共桩1.4万个。“市区范围内已经建成5分钟充电服务圈。”潘澄海说。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未来,合肥将开放不少于1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测试片区,不低于40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开放道路,推动百辆级自动驾驶车辆测试运营。同时,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可以预见,通过完善产业链布局,合肥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将达到新高度。
打造全国有影响的
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扎根合肥成长起来的一家科技创业公司。2013年创立以来,从智能手环起家,一路快速成长为领跑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创新企业。
“公司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超过1100项,授权专利超过600项。”该公司资深公共事务总监张利介绍说,截至目前,华米科技智能设备全球累计出货量已超1.7亿台,产品和服务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品牌智能手表市场份额位列全球前3位。
业内专家认为,作为互联网应用服务的重要载体,智能终端的边界正日益延展。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VR设备等新兴智能终端正爆发出巨大潜能。
数据显示,去年,合肥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出货4200余万台,同比增长24%,销往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龙头企业联宝电子笔记本电脑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2亿台,全球平均每售出7台笔记本,就有1台来自合肥联宝。智能手表出货量3500余万块。
数据的背后是合肥雄厚的技术积累。“智能终端产业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本地芯片、显示产业的升级促进带动了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徐栋梁说,近年来,合肥传统的家电产业向着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本地智能互联的家电产品产量始终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另外一方面,合肥的人工智能企业,发挥智能语音的优势,推出了翻译机、学习机、语音鼠标、语音速记本等产品,从供给端创新推动了智能终端产业的发展。”
作为信息技术创新要素最丰富密集的领域之一,智能终端产业的迅速崛起,对合肥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十四五”,合肥市提出,将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抢抓5G商用机遇,瞄准“整机+配套+核心部件”定位,围绕“加强优势产业、培育关键产业、做大整机产业”体系,支持智能终端龙头企业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加大应用推广力度。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项目支撑,完善产业链条,积极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
其时已至,其兴可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合肥已经在路上!·本报记者 赵俊松·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新闻推荐
星报讯3月18日,随着最后一片钢箱梁顺利吊装完毕,合肥市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繁华大道节点主线桥结构全部完工,为整个新建高...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