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年味

新安晚报 2022-01-30 09:03 大字

□合肥杨丽琴

老家在偏远的山村。往年,早早买好年货,一放假,我们一家人就辗转去老家过年。兄弟姐妹堂亲表亲,热热闹闹的家宴,常常摆到正月初七上班了,都还没转上一圈。

今年,因为疫情,提倡就地过年。难得这样的一个团圆安静的春节,大家做什么好呢?年前,我们家商量着,平时工作忙忙碌碌的,很难有时间坐下来读一读书,享受一份安闲生活,我们哪儿也不去了,都各自梳理自己的工作学习,给自己充充电。

先生是医生,每天一早就上班去病房,查询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制定相应护理方案。查完病房去门诊给病人看病、会诊、做手术。有时,还要处理突发事件,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年后,科室要引进开发技术,他不但要负责组建,还要负责业务培训。他本来就是技术型的,搜集来相关书籍研读,为了练习手感,他将家里做菜用的茄子拿过来,夹在腿缝间。然后,一手针头,一手线地操作起来。见他这种奇怪的样子,我们故意打趣他,天天没事跟茄子较劲。他却一本正经地说:“茄子的感觉跟人体比较接近,以前,用萝卜做过,可萝卜太硬了,没有那种手感。”

儿子是搞设计的,工作起来也不分白天黑夜。有的项目,不但要设计绘图,还要去现场指导。天南地北,阡陌城巷,客户在哪,就要到哪。有时,出差一去好几天,会审改方案改图纸。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儿子忙里偷闲,考取了行业内二级证书。儿子又定了新的目标,就是攻克他们行业内顶端资格证书——一级注册设计师证书。腊月二十几,在网上报了培训班,还买来了相关书籍。两本书足足有七八厘米厚。为高效学习,拼劲十足,如回到了高考时代,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听课两个小时,做题一个小时。儿子的目标,今年争取把基础课程考过关。

我呢,平时除了工作,业余时间情钟于写作。近两年来,通过自己努力,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去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小说,不但小小说刊登上大刊大报,12月份,新年来临之前,还迎来一个惊喜,我的短篇小说登上了纯文学杂志。新的一年,我不但要坚持写,还要多读名家作品,写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平时为了随时读书方便,我在手机上装了微信读书。我在微信读书里建了个文件夹,把平时想看,或者草草看过的书,都放在文件夹里。我想趁这个年假好好地读一读、品一品,给自己的精神上加一份“饕餮大餐”。

我家最“闲”的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快80岁了,平时除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就是看看电视,听听家乡戏。母亲见我们个个摩拳擦掌的阵势,自告奋勇地说:“你们都安心做自己的事,我来做好后勤工作,就权当锻炼了。”每天,母亲择菜洗菜,淘米做饭,洗刷打扫。忙完了,打开电视机,一个人静静地看电视。不过,母亲看的是无声电视,我们让她开一点儿声音,不然,只看见动,能看出什么名堂?母亲说:“这样看挺好,我还能识几个字呢!”说着,给我们念屏幕下面的字幕。母亲识字不多,认的也不全,但总归读懂了电视里的故事情节。

日常里,我们各做各事,家里一片安静。到了吃饭点儿,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地各抒己见,谈论各自的收获、体会,浓浓的氛围里,弥漫着浓浓的温馨。

居家过年,宅而不“窄”,我想,过年居家充电,不是有着一份别样的年味吗!

新闻推荐

虞爱华看望部分在肥老干部

本报讯新春佳节将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看望部分在肥老干部,向他们致以新春问候和美好祝愿。走访中,虞爱华先...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