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的行吟
□合肥张步根
张步根合肥市社科联二级调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安徽省包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委讲师团聘任基层宣讲专家。在肥东大地上流连,总有许多不寻常的人和事让你时时感动着。
虽说时令已到了隆冬,阳光却依然如此美好,四野斑斓如画,似乎秋天并未远去。我们慕名来探访最近声名鹊起的肥东红色文化。两天来,无论是在柯武东旧居前凭吊,还是在合肥东乡第一支部前漫步,无论是在双山阻击战的堑壕里徘徊,还是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上盘桓,这处处精心制作的红色景观,这件件寓意深刻的宝贵遗存,无不向人们述说着令人感奋的传奇故事,无不令人心生敬仰、灵魂震撼。我们曾经去过很多红色纪念地,像这样几乎涵盖了中国革命战争年代全过程的红色图谱,不仅仅在合肥周边,在相当的范围内也是绝无仅有的。感叹之余,不禁让人深思: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散落的文化明珠串珠成线、集词成篇,形成难得的“蝴蝶效应”?这背后凝聚了多少苦累辛劳、奇思妙想!带着这个疑问,我和老友许泽夫细细地攀谈起来。
泽夫是文化界的名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首先是一个有红色情缘的人。几十年来,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以红色文化研究者自况。长期的红色文化浸润,使他的诗歌,无论是含情脉脉的牧牛之吟,还是大江歌罢的渡江颂歌,总是饱含深情地讴歌美好,传扬正义。读他的诗,听他的倾诉,感受的是丹心日月的赤子情怀,领略的是甘醇如酒的红色情结中沉醉的行吟。
记得两年前盛夏时节,他和我说起了一个人、一件事。这个人就是柯武东,这件事就是筹划重修柯氏旧居。我对柯武东一无所知,从他的叙述中才知道,他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关键还是肥东人。泽夫关注到柯武东,是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馆长任上,因为潜心研究渡江战役史,在踏访过程中,从人民解放军,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红军,他把军史捋了个遍,从而认识了柯武东。这位早期皖籍红军将领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他,拂去历史的烟尘,还原家乡英雄风貌,沉重的使命感让他寝食难安,他决定创作一部以柯武东为原型的长篇小说,宣扬烈士的事迹。
恰好为了纪念建党一百周年,我们也在筹划出版党史方面的社科普及丛书,于是一拍即合,列入出版计划。这本在泽夫心中反复酝酿了两年,最终只花三个月就创作出来的《初心如虹》顺利与读者见面。与此同时,他又为修缮柯氏旧居奔走呼号。我们第一次结伴去柯氏旧居的情景犹在眼前,路边的老房子破败不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随时有倾颓的危险。于是,他找来文史专家进行论证,动员政协委员写出修缮提案,推动有关部门成立旧居建设小组,邀请各类媒体开展专题报道,历经一年的不懈努力,柯氏旧居终于面貌一新。当我们再一次造访旧居,着实为眼前的一切惊诧:只见高大挺拔的旧居,展陈丰富,人流如织,俨然成为革命历史教育的新地标。
泽夫的不凡,缘于他的涉猎广泛。谈到正在拍摄的电影《双山阻击战》,他的眉宇之间立即跃动着兴奋的光芒。双山原本是他家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抗战时期因为我党游击队与国民党军一百余人联合抗击逾千名日寇,全部壮烈殉国而一战成名。这么一部在事件发生地拍摄的影片,它的意义远不仅仅在于影片本身所宣扬的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泽夫的梦想是要把影片中再现的战争场景,作为永久建筑物保护下来,逐步打造成战争影视基地,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旅游新境界,乡村振兴新门路。
还在瑶岗当馆长的时候,泽夫就萌生了一个愿望。当时县里的红色景点,零星分散,各自为政,杂草丛生,门窗紧闭,往往十天半月都少有访客。怎样改变现状让沉睡的红色文物甦生?他陷入了思考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里陆陆续续恢复和重建了柯氏旧居、合肥东乡支部旧址、双山战斗遗址、大鲁抗战纪念园等一批红色景观,资源壮大了,显性效应并没有随之出现。于是他不断寻找机会,建党一百周年,让他有了难得的机遇,别出心裁,以“循红迹、学党史、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为主线,策划出了一系列精彩的红色文化活动,一时间,红色景区出现了燃爆的场景。每一个景区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义务宣讲党史,谋划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景区规范化建设。文化需要吆喝,红色文化也不例外,这样才能走得远走得生动。泽夫广邀作家艺术家,与媒体联姻,来写肥东画肥东唱肥东,像导演一出立体的大戏,来全面呈现肥东的红色文化形象。如今无论走进哪个景区,都能感受到迎面而来的强烈生机和活力,成为党史学习教育不可多得的亮丽风景线。
一个人把热爱当成事业去做,就会怀有无比的激情。作家拉夫尔·爱默生说过:“激情像浆糊一样,可让你在艰难困苦的场合里紧紧把自己粘在这里,坚
持到底。”我觉得这句话就
是说给泽夫的,他像一个布
道者,因为热爱,在红色文
化的海洋里,义无反顾地沉
醉行吟!
新闻推荐
2021年,合肥特警按照合肥市公安局要求,统筹推进“警灯常亮”工程,将警力投向一线最需要的地方,极大提升了街面的见警率、管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