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家门口就业 服务最大民生 合肥市推进“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新模式
“这个小程序确实很方便,手机上点几下,周边合适的工作岗位就主动推送给了我。”家住青年东区的失业人员王文静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现场注册并使用“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并掌上投递简历,系统很快推送了相匹配的岗位。
11月24日下午,合肥市包公街道组织开展的社区三公里就业宣传推广活动中发生的真实场景,现场吸引了300多名求职者、20余家企业注册入驻,有效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打通服务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合肥市把服务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作为最大的就业民生工程,精心搭建“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平台,自平台上线以来,登记求职人数10.9万人,企业注册数2.2万,累计提供岗位需求近20万个。平台累计浏览量超过100万,用户投递简历数量13万份,推荐成功灵活就业1万多人。目前,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平台已覆盖全市城区370个社区,覆盖率95%以上。
试点先行打开就业服务“新局面”
46岁的张玉兰住在庐阳区的建华区,通过“社区快聘”微信小程序找到了一份耿福兴餐饮庐阳万象汇店的后厨工作。张大姐说:“以前找工作还需要去中介,或者每个店上门询问,现在有了小程序,非常方便,找工作也不麻烦了。”
2019年,合肥市确定庐阳区为“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试点区,积极鼓励庐阳区人社部门和新安人才网开展合作,通过与新安人才网的充分调研和多次对接,选取了建华社区和连水社区作为全市社区三公里就业圈先行试点,搭建“互联网+智慧社区就业”平台。在试点成功后,于2019年11月份,面向全区全面铺开社区智慧就业工作,覆盖全部乡镇、街道,社区村居覆盖率99%以上。
“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平台改变公共招聘网服务白领阶层,服务中、高层次人才的观念,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根本出发点,在平台设计、服务体验度、操作便捷上下功夫,让普通社区居民一看就懂,一用就会。这种新的就业模式将社区内闲散的劳动力,充分精准地配置到社区周边有招聘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在达到社区居民充分就业的同时,降低了小微企业招工、用工成本,也降低求职者交通等就业成本,实现招聘求职“双赢”。
多管齐下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许多社区大龄就业人员、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在社区周边附近就业意愿比较强烈,但是因招聘信息查找不便等原因,难以实现就近就业。同样,社区周边诸如例如商超、便利店等小微企业对就业技能要求不高,工作时间灵活,也愿意招聘社区周边居民,但由于招聘信息不通畅等因素,用工单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刘玲家住庐阳区连水社区,是一名全职妈妈,有了智慧社区就业系统牵线搭桥,如今她成为了合肥企翔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我先扫二维码录入了个人求职信息,随后社区通过就业小程序将我推荐给了这家公司,单位离家挺近,待遇不错,还可以照顾一家老小,我没想过疫情期间找工作这么方便。”她对这份新工作表示满意。刘玲口中的二维码,正是该区已在辖区镇街、村居小区宣传栏、物业中心等处广泛宣传张贴“智慧社区就业小程序”二维码,它既方便了居民“扫码”寻岗、在线匹配、精准求职,也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架起24小时不间断的沟通桥梁,利用智能“大数据”、便捷手机移动端的优势,推进解决“招工难”和“就业难”。
抓调度探索就业服务“新路径”
合肥市通过积极构建包括“社区就业”小程序、“社区招聘管理服务”和“社区 E聘”三大就业功能端为支撑的智慧就业系统,重点围绕三类人群,实现登记服务高效化,精准对接贴近群众,实现匹配服务实时化,优质高效吸纳企业,实现招聘服务便捷化,有效促进社区居民“家门口”就业,行成线上线下服务全面融合的智慧就业服务体系,帮助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帮助社区周边工厂、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通畅的招聘渠道和展示窗口,建立和完善网格化社区就业服务。
“本来我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不是很了解,对就业方向也很迷茫,现场咨询后,对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各种扶持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家住葛大店社区的陈东波今年刚毕业,经过社保站工作人员推荐社区招聘会后,他感觉获益匪浅。
就业看似是个体“小事”,却是民生大事,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百姓生活冷暖。合肥市把“社区三公里智慧就业”工作作为贯彻“六稳”决策部署,落实“六保”工作任务的具体举措,作为对外树立形象、扩大影响的重点工作,作为对登记失业人员开展精准、有效帮扶的重要抓手和有效之策,积极打造成合肥就业工作的“新名片”,提升人社部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良好形象。范家生李曼曼
新闻推荐
净化校园阅读环境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合肥市开展校园课外读物市场专项治理
12月16日,执法人员在瑶海图书城进行检查。记者宋炎骏摄本报讯为净化校园课外读物市场,保护学生健康成长,12月16日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