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城 天高地阔

合肥日报 2021-12-17 05:57 大字

(上接1版)

合肥市还逐年修订调整支持自主创新政策,每年拿出百亿‘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引导带动2020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52%,居省会城市第3位。”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放眼未来,针对量子、高端芯片、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前沿引领和颠覆性技术、重点领域最核心的关键技术,合肥已设立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项目,计划每年设计10个左右,单个项目资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

搭建转化桥梁,让创新成果走出“深闺”

科技创新的使命在于“从0到1”的原始突破,更在于“从1到N”的应用转化。

“为科技成果构建最高效的转化体系,才能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怎么转化?如何产业化?合肥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30个,搭建起一座座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色桥梁”。

如今,中科大先研院、合工大智能研究院、清华合肥公共安全院……一个个产学研平台拔地而起,让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应用场”。

“技术成果成功转化应用,也是科研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合肥中科智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如海告诉记者,2018年,他带领技术团队积累了十余年的无人驾驶技术,却在转化时陷入困境。

关键时刻,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院为其提供平台和资金,帮助中科智驰用1年多时间实现了从技术成果到量产盈利,其技术团队还获得了超过70%的股权激励。

“如今,我们的研发团队共27人,大家的创新劲头越来越足。”江如海愉快地说。这家“小而精”的科技企业正满怀信心,朝着成为国内无人驾驶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勇前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除了推动产学研合作,合肥还花大力气运营安徽科技大市场等交易平台,努力用好天使基金等融资平台,办好中国科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和量子产业大会等重大展会平台,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创新型企业‘生根发芽’离不开优渥的土壤。”埃科光电总经理董宁有感而发,“近年来合肥的创新环境越来越好,让我们的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充分惜才爱才,让“创新愉快”更愉快

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艰辛探索,不仅需要强大的驱动力和追求真理的热忱,也离不开一批又一批创新人才的持续发力。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必须让科技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善谋善为,善作善成。合肥正用实际行动,努力做到工作见真心、服务暖人心、关怀留住心,让“创新愉快”更愉快,“养人的地方”更养人。

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要求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做科学家的“粉丝”,尽全力解决科研院所和科技工作者的“急难愁盼”。

会上,合肥给予杨金龙、叶向东、陆夕云、吴宜灿、俞书宏等5位院士每人补助经费200万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改善生活。同时分别给予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2000万元、500万元经费奖励,用于开展科研攻关、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颁奖主要是为了鼓励科研人员继续攻坚克难出成果,激励科研院所继续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合肥科技创新水平。

《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还明确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绿色通道,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在住房、医疗、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为引进的外籍人才在本市工作、生活提供便利服务。

“合肥不仅拥有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还有着令人舒适的生活环境。”合肥学院德国教授汤卫思愉快地说,他的儿子正在一所新的公益性小学学习,那里的教学环境让他十分满意。

在合肥泰禾智能公司负责全球首套智能装车系统研发的张杰博士由衷感叹:“这座城市对科技人才的重视,让我的团队招揽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毕业生。”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新征程上,合肥将满怀创新激情,永葆奋斗韧劲,努力将广大科技人才追梦圆梦的涓涓细流,凝结成城市拔节生长的磅礴伟力,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本报记者 葛清政 周军·

新闻推荐

合肥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本报讯12月16日9时6分,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受寒潮影响,16~17日全市气温下降6~8℃,同时偏北风力增大至3~4级,...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