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萌娃竟来了月经!专家提醒 这些习惯正悄悄“催熟”孩子

新安晚报 2021-11-21 17:09 大字

9岁的瑶瑶原本是个天真爱笑的小女孩,然而最近,瑶瑶和妈妈都变得愁眉不展。原来,开学刚刚三年级的小姑娘竟突然来了月经,经医院检查,瑶瑶的骨龄已达12岁,卵巢功能、卵泡水平都接近成人,各项生理指标显示已进入“青春高速发育期”,被医生明确诊断为“性早熟”。小小年纪就来了月经,牙还没长全就有了“小胡茬”……记者近日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生长发育门诊了解到,儿童中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不良饮食环境可导致性早熟

“临床上假性性早熟约占90%。过度营养、长开小夜灯都可导致性早熟。”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德路院区儿科主任医师严仍林介绍,临床上对性早熟的判断有个简单标准,即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就出现第二性征的表现。具体表现为男童出现睾丸和阴茎增大、出现阴毛发育、喉结变大或声音变粗;女童出现乳房发育、腋下和私处的毛发长出、出现月经初潮。

性早熟又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与真正的青春发育过程完全相同,它有下丘脑—垂体—性腺(睾丸或卵巢)轴系的参与,能产生生殖细胞,可具有生育的能力。而假性性早熟仅有性激素作用导致的第二性征发育,没有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的参与,不能产生精子或卵子,因而不具备有生育的能力。临床上假性性早熟占绝大部分,约占90%。

“造成性早熟的病因较为复杂,除了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外,饮食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严仍林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的饮食营养也越来越好。“大鱼大肉”“只见荤不见素”的饮食结构,以及各种高热量食物、高糖类食品摄入量过多,再加上平时疏于运动,直接促成了一个个“小胖墩”的出现。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体形,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为,体内的脂肪细胞同样具有内分泌功能,可以分泌雌激素,肥胖孩子体内脂肪过量堆积,会导致雌激素的分泌高于正常儿童,导致性发育提前。除此之外,严仍林特别提醒,一些家长过早地给孩子食用成人食品,如蛋糕、火锅、麻辣烫、炸鸡翅等,其中含有大量香精、香料、激素等添加剂,会造成孩子对这些食物的过度偏爱,导致影响正常饮食,刺激提前发育。

儿童应在晚上十点之前入睡

在生活习惯方面,严仍林建议,儿童应在晚上十点之前入睡,因为生长激素分泌的时间段为晚上12点至凌晨2点之间,并且需在深睡眠的条件下才能正常分泌。一般情况下,从入睡到达到深睡眠阶段需要两个小时,因此儿童如果晚于10点入睡,将可能错过这一天的“黄金生长期”。另外,一些家长用开灯的方式帮助宝宝“壮胆”也是不可取的。有研究表明,长期开着小夜灯睡觉会明显降低褪黑色素的分泌,导致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进而使孩子出现发育现象。除此之外,家长应该留意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接触的信息,若发现孩子浏览一些“成人”信息,家长要加以引导。因为这些信息对孩子造成心理刺激后,也可对孩子的发育造成影响,可能会引起性早熟。

孩子身高偏矮?可科学干预

虽然性早熟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是很多家长一听到“性早熟”就焦虑不安,最主要的是担心孩子长不高,严仍林称,要避免这样的结局,一方面需从日常生活方面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在科学诊断的前提下,可配合生长激素的药物干预。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性早熟、身材矮小的问题倾向时,首先应选择专业的生长发育门诊就诊,通过进行骨龄检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明确诊断。目前在儿童矮小身高治疗的方法中,生长激素对绝大部分矮小症均有较确切的疗效,也是世界上唯一被批准用于矮身材治疗安全有效的药物。

“很多家长对生长激素认识都产生过误区,认为是激素就一定有副作用,对儿童生长发育危害很大。”严仍林表示,生长激素是大脑垂体前叶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质,是一种肽类激素,而并非普通老百姓认为的性激素、类固醇激素。它通过人工基因重组生长激素,作用和功效和人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完全一致,用药后只促进骨骼生长,并不影响人体发育。但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全面评估,严格掌握适应症以及禁忌症,以保障疗效与安全。一般需在骨骺线完全闭合前介入干预。

通常情况下,女孩是在10~12岁开始迎来青春期。随着月经来潮,骨骺加速骨化,身高开始慢慢停止生长。男孩青春期是在11~13岁开始。在身高快速增长的同时,骨骺线慢慢骨化、闭合,身高生长2~3年后也将进入停滞期,因此,家长选择的最佳时机为青春期启动之前,通常在女孩10~12岁之前,男孩11~13岁之前。

朱沛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晓

新闻推荐

供水全力保障世界制造业大会用水

本报讯合肥供水集团统筹部署落实供水专项保障措施,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提供优质稳定高效的供水服务。据介绍,该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