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风之城 你我都是追风人 著名作家洪放新作《追风》以合肥为创作蓝本

江淮晨报 2021-11-20 00:31 大字

洪放,中国作协会员、安徽省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秘书长》《挂职》等近百万字。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首届鲁彦周文学奖提名奖、首届浩然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安徽小说大赛金奖等多种奖项。

2021中国黄山书会期间,著名作家洪放新作《追风》读者分享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安徽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达敏、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春樵围绕《追风》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政屏应邀主持活动。

《追风》入选中国作协2020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是中宣部2021全面小康重点跟踪项目,中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一个省会城市科技创新奋斗历程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江南省省会城市南州新一任市委书记唐铭和副市长杜光辉以科技创新作为南州发展主方向,引领南州经济大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打造智造之都,吸引优秀人才,促成一系列项目落地南州。通过一批热爱国家、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科技创新群体形象,全景式展现南州近年来科技创新成果和城市发展,展现安徽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巨变和辉煌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

刘政屏:《追风》的蓝本是合肥,为什么书里写的是南州?

洪放:很多人说,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合肥的影子,这点不可否认。对当下事实的描写是现实主义作品必要的成分。《追风》确实以合肥为蓝本,但是作为文学作品,写作手法上又必须高于或者超出合肥范围内,因此有些故事和细节借鉴了其它城市科技创新的典型案例。

刘政屏:据我所知,其中几万字形成的中篇小说《追风》发表在刚刚出版的《人民文学》。这是第一部省会城市以科技创新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它反映的是当下,但又完全不是当下。请问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创作了这部作品?

洪放:对城市过去的了解是一个作家写这座城市必备的功课。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不能跳过历史,过去的积淀是今天发展的基础。

我来到合肥5年了,作为一个新合肥人,面对蓬勃发展的社会面貌,特别是合肥的科技创新,深有感触。这几年,多次参加主题创作,对合肥科技创新的了解愈加深入。这几年,我跑了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合肥科技创新型企业,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实践,深深地感染了我。特别重要的是,这座城市从顶层设计对科技创新的追求,就是一个“追风”的过程,所以我要写这么一部作品,这是我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献礼。

刘政屏:2018年,您的长篇小说《井中人》面世,这部作品也是以合肥百花井为背景创作的。那么,这两本都是关于合肥的书,区别在哪?如果说《井中人》是以合肥为背景的小说,那么《追风》更深入到合肥当下,可以这样理解吗?

洪放:确实是这样。来到合肥之后,我写了两本关于合肥的长篇小说。回过头看,《井中人》没有深入到合肥真正的肌理,显得有些仓促,合肥的元素有,但是对合肥真正的文化基因理解得还不够深刻。这次《追风》,我希望更多触及到城市的灵魂,包括理念思想、文化品格,从这个角度看,《追风》更加契合当下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

但是,我还是想澄清一下,这部长篇小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纪实性合肥。人物是文学性的,整个过程和故事来源于合肥。读起来可能开始有点难以进入,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概念。我希望读者可以慢慢进入,感受“科里科气”的城市品格。

刘政屏:文学作品要具备可读性。请两位嘉宾从专业的、读者的角度来谈一谈。

王达敏:《追风》属于改革题材的小说,抓住了时代的脉搏。改革题材小说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第三波浪潮,1979到1984年是第一波浪潮,90年代中后期是第二波浪潮,至今已经形成一个家族。作为改革题材的小说,一般情况下是主题写作、经验写作,容易概念化趋势化。当我看第一稿的时候,实话实说有这种痕迹,当时很不客气地指了出来。

洪放是一个优秀小说家,第二稿整个打破了这一种魔咒。实际上他没有使用复杂的招数,他使用的就是小说家的看家本领——写人。用纯小说的写法来写小说,写好人就写好了一切。比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杜光辉的事业线和爱情线,两者平衡得很好,既写了他从学者到官员的转变,又写了他在这种转变中的精神飞跃。小说其他的人物,都采取这种写法,实际上是一种有血有肉的精神虚写。在这种写法下,他就把改革叙事很自然地变为了一种精神叙事。

这是一本充满了激情的小说,有作者的激情,有书中人物的激情,共同构成了一种同构关系,提升了小说的审美价值。

许春樵:想起第一次改稿会,与会人员的意见非常刺耳,但是,洪放虚心地汲取了大家的意见,全部推翻重写。他很快调整状态,重新回到文学本身来,因此第二稿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小说首先能让人读下去。节奏快,故事性强,有文学性,体现在人物是丰富的,不是单一的、不是符号化的,合乎人性、有血有肉的人。通过实践梦想的人物设计,把小说主人公杜光辉放在事业的矛盾和冲突中,放在家庭和情感的纠结中,这样就把人物置身于各种复杂的环境中来处理,一下子让人物“站起来”了。

另外,小说可以让想象更丰富,叙事的空间更大。文学的历史是有情怀、有温度的,可以说,《追风》是南州的另外一部历史。

刘政屏:书的最后写道:追风之城,未来之城。对于未来,您有什么创作计划?

洪放:今后会继续写合肥。随着我对城市了解越来越深入,写作素材也会更加深入,更加体现时代特色,也希望作品更多地为合肥人接受,欢迎读者提出批评建议。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 开展“119消防日”消防疏散演练

11月9日,正值第30个全国消防宣传日,中国民生银行合肥分行联合蜀山区消防救援大队、三里庵派出所,开展机关大楼消防疏散...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