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成果缘何屡次站在聚光灯下? 日益澎湃的科创动力正加速涌现

江淮晨报 2021-10-29 01:30 大字

“九章二号”144模式干涉仪(部分)实验照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创新,是合肥的底色。此次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合肥的多项科技成果再次“站在了”聚光灯下。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合肥在原始创新与产业创新等领域坚持不懈的深耕与探索。

原始创新 基础建设与体制改革并重

瞄准“从0到1”的突破,原始创新是合肥的“看家本领”。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合肥主动承担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积极开展量子、核聚变、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强化我国在前沿技术创新中的话语权。

火星磁强计、高吸能材料保障“天问一号”完成科研任务,高压抗辐照DC/DC变换器、特种低温接收机助力“嫦娥五号”成功升空;先后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屡创世界纪录;“九章”问世、墨子传信,量子领域研究引领世界前沿……创新舞台上,合肥正在领跑。

舞台背后,是合肥强大的科研基础建设。

围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领域,合肥已组建运行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正加快组建环境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已有装置性能,新建聚变堆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4大装置,开展合肥先进光源等4个预研项目……目前合肥规划布局大科学装置已达11个,成为全国最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与大院大所共建合作平台26个,安徽创新馆建成使用,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星罗棋布,为原始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装备库”不断升级壮大,如何让科研工作者能在此尽情“挥洒智慧”成为了关键。

为此,合肥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用“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的精神,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用强支持、卸负担、优服务、拓渠道等一系列举措,让创新更加纯粹,更加高效。

立足地方特色,合肥与一系列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共建了中科大先研院、清华公共安全研究院等众多协同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从建立之初,就拥有一定的“先行先试”的权力,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它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成果处置权、股权激励机制等各方面大胆探索,让科研人员在这片创新舞台上能真正“放开手脚”潜心攻关。

产业创新 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辅相成

在此次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除了“九章”“墨子号”等原始创新成果,一批诞生于合肥的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技术创新成果也纷纷亮相。

例如,本源量子研发的“半导体量子芯片”、“量子计算全物理体系学习机”;东超科技研发的“负折射平板透镜”、“非接触式电梯交互终端”;全色光显研发的“全色激光电视”……

这是属于合肥创新产业版图上的高光时刻。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去年6月,合肥梳理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创意文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及新材料、人工智能、量子产业等12条重点产业链,由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

顶层推动,力度空前,各创新企业犹如散落的珍珠加速串珠成链。在“链长制”的推动下,同行业资源、技术、人力等要素凝成一股力,助推整个产业创新能级更上层楼。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为增强发展“牵引力”,合肥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投入,每年支持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100家以上。瞄准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合肥实施科技攻坚,持续“滚动”组织实施关键技术重大研发类项目、“揭榜挂帅”攻关项目,并给予支持。企业从事技术攻关的动力与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

记者获悉,目前,在合肥全市的科技成果登记、技术合同交易、专利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等创新指标中,企业占比达七成左右。到去年底,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28户,今年有望突破4200户。在科创板上,合肥已累计12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居省会城市第2位。

基础建设与体制改革齐头并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交织、相辅相成……日益澎湃的科创动力正加速涌现,推动合肥朝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阔步迈进。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司晨

新闻推荐

聚焦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信息化+管理助力教育集团行稳致远

未来教室机器人编程打开屏幕,可以实时“走”进每一间教室,开展听评课;学生带上VR眼镜,可“身临其境”游非洲草原……在合肥一...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