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线“合肥模式”推向全省 打造全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

合肥晚报 2021-09-06 00:59 大字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安徽举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中签约仪式,16个地市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牵手,将组建城市生命线安徽工程建设联合体。此次签约,标志着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迎来新突破,迈出了“省会示范、辐射各市、服务全国”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建设统筹推进,突出重点领域、扩大覆盖范围、创新体制机制,已经具备监测、监管、研判、处置四大功能,运营成果获得国家住建部高度肯定,成为全国建设标杆。

“合肥模式”聚焦前沿需求,筑牢科技本底,形成了一套城市运行风险预警技术体系,建立了燃气泄漏进入地下相邻空间发生火灾爆炸、供水管网漏失爆管引发路面塌陷、桥梁结构受损坍塌引发城市交通瘫痪等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次生衍生演化模型。攻克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了系统性智能识别、大数据多指标量化、多维度空间可视化。研发了一批国内首创产品。其中,燃气传感器在地下空间使用寿命突破5年,供水管网检测智能球在25公里范围内管道泄漏定位精度达到1米,水环境污染预警溯源仪实现排污单元的精准溯源识别。

此次完成签约之后,各方责任主体将在推进省级监管平台和监测网建设、完善技术规范体系及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依托合肥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升级建设覆盖安徽的省级监管平台,与省应急指挥系统衔接,为各市在运行监测、预警研判等方面提供技术服务。开展工程诊断与预防、运行监测与预警、防灾减灾与处置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物联感知、智能巡检、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装备和产品迭代升级,打造全国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策源地。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到2025年,实现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全面覆盖,力争16个市全部建成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形成城市安全发展的“安徽样板”。

记者从省住建厅了解到,按照市场化机制,各市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对接后,将组建城市生命线安徽工程建设联合体,承担工程建设相关任务。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启动覆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防涝领域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一期建设,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

为高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目前已面向省内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征集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联合体组成成员。按照管线普查、感知点位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三项专项能力接受分组报名,综合考虑整体实力、已有基础、技术创新等因素进行遴选,优中选优,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产业生态。(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一簇照亮心灵的璀璨灯火 读《远山灯火》有感

合肥师范附小六(9)班李瑾萱指导老师何妍妍最近,我阅读了徐鲁先生撰写的儿童小说《远山灯火》,仿佛进入那艰难困苦、...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