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教育初心 展名校担当 建美好六中

合肥晚报 2021-06-01 00:36 大字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理念、教学组织与管理、育人方式等各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面对这一问题,合肥六中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从全省首推“育人方式改革”,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合肥六中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以名校的担当践行使命。

队伍建设

党建引领队伍建设

名师云集提升教育“软实力”

一根粉笔、三尺讲台、四季耕耘……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一个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持久恒远。

近年来,合肥六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校本培训、教科研工作,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省、市名师。目前,学校有在职在岗特级教师6人,省级教坛新星12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10人,市级骨干教师24人。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比例近50%,居全省最前列。

黄劲松:一颗本心关心每一个学生

扎根教坛38载,担任班主任36年里育人无数,获奖累累,但在他的眼中,这些成绩和荣誉都抵不过学生的成长成人。不以成绩论高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将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黄劲松始终本着一颗本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他曾将无处可去的孤儿学生带回家过春节,和自己孩子一样对待,买衣服发压岁钱;每逢高三下学期,他的手机24小时向家长和学生畅通,随时为他们答疑解惑。

“高一期末最后一节历史课上,老黄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印在黑板上,也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上。”在合肥六中贴吧里,一位学生这样留言。将人生道理融在历史知识中,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这是黄劲松一直坚持做的一件事。平时,他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们成人的路上,树起一道标杆。

王鹏:全网点击过亿的“网红”名师

前不久,一段合肥六中英语老师王鹏的“脱口秀”和采访视频火爆全网,累计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点击,同学和同事戏称他为“网红老师”。

全国十佳高中外语教师、合肥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合肥市英语骨干教师……翻开王鹏的简历,种种荣誉不胜枚举。作为一位36岁的青年教师,他给学生和家长最深的印象却是严格与严厉,小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到意志品质的培养,在他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强调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发展到位,成绩自来”在王鹏看来,高考成绩只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附产品而已。

重视同伴教育,通过身边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王鹏精心搜集、筛选、整理编印了一本手册,内容是讲述一个个学霸如何从一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成长为学霸的心路历程,其中既有他带过的学生,也有外校的,都是活生生的现实榜样。这本手册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了这样一颗种子,“只有有信心,肯付出,完全可以迈向更高的目标,甚至顶级名校也是完全可能的。”国内外知名高校、国际顶级期刊一作、新中国第一奖学金郭沫若奖学金……在王鹏的细心呵护之下,一颗颗梦想的种子绽放成为美丽的花朵。

科技创新

蝉联十年市长奖

学科竞赛成绩全省前列

在合肥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创新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作为合肥教育的名片之一,合肥六中在科技教育上,也走在了全省的最前列。

科技创新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连续10年22位同学获得合肥科技创新市长奖;近2年来27位同学入围中科协、教育部“英才计划”,占据全市入选人数1/3,高居全市第一;2018级5位同学提前被中科大创新班录取……合肥六中取得的喜人成绩,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先进理念,校党委书记、校长李斌认为,创新是新时代少年的核心素养,开展创新教育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科创中心负责管理,配有专职科技辅导员队伍进行专业化指导,从而让合肥六中成为一片孕育希望的沃土,每一粒创新的种子在这里都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同样在这里开花结果的还有学科竞赛。从无到有,再到全省前列,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合肥六中完成了“弯道超车”,4个全国竞赛银牌,28个省赛一等奖,一连串亮眼的奖牌,仅仅只是2021届竞赛班学生取得的成绩。荣誉的背后,有学子的努力,也凝聚着整个竞赛团队的默默付出。教坛新星、省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每位教练员都身兼数职,靠着优化课程挤出来的时间和节假日,带领学生进行竞赛培训,“不光光是学业上的指导,其他诸如外出培训参赛的饮食起居、关键节点的心理疏导,都是教练员要关心的问题。”高三年级部主任、物理竞赛教练员蔡胜国告诉记者,正是凭着这股热情和坚持,这支教练团队支撑起了属于合肥六中的荣耀。

聚焦“双新”

省内首推“育人方式改革”

“双新”教学国家级示范

不唯分,只唯能,科技创新只是合肥六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一个缩影。早在2019年,合肥六中就在全省首推“育人方式改革”,直面素质教育实施不全面、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严重、重分数、重智育等现象和问题,制定《合肥六中育人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将生涯规划、职业体验、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融于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让老师、学生、家长从“把高考作为‘唯一目标’这一‘教育怪圈’”走出,变单向“育分”为全面“育人”。

深化课程改革是推动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2020年7月,合肥六中成功入选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这是该校继吹响育人方式改革集结号之后,又一场自上而下“转型升级发展”的加码。

“学校要转型升级发展,实现科学育人、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要从教育观的转变开始。”李斌介绍,在持续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中,学校一方面抓课堂教学改革,放眼全国,遴选各科专家,邀请到校与全体教师研讨,指导老师们将课堂转型与新理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学校面向全国邀请专家,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专题命题培训,提高其命题水平,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提质减负增效。此外,学校还充分重视教育评价改革,不仅仅给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评价方式,还将新的评价观念传递给家长,“通过家校共育,引导家长树立比较科学的成才观,让他们的眼光不仅仅只盯在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如今,合肥六中育人方式的变革,已渗透师生的点点滴滴,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教育均衡

力推集团化办学、卫星联校促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和合肥市高中教育的排头兵,合肥六中始终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以名校应有的担当和使命感,促进教育公平化落地生根。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集团化办学是合肥六中给出的教育公平化答卷之一。2020年,合肥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正式成立,辖合六中、十一中、高新创新实验学校三所学校,“三校共享优质特色课程资源、优质课堂教学资源、教师培训和教科研成果等资源,让更多孩子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蔡胜国告诉记者。

“卫星联校”是合肥六中在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探索,这一项目不仅仅让全省各地的学生共享合肥六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对当地老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教学规划能力、精准化教学等也有非常大的提高。2019年,合肥六中的这一创举入选年度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事件”。

“用‘卫星联校’架起教育均衡发展桥梁,不仅仅体现了教育帮扶路上合肥六中的责任与担当,也是合肥六中对标示范校要求,实现辐射引领,全力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需要。”李斌说。

新区建设

打造合肥特色、

安徽标杆、全国一流未来学校

未来的学校什么样?走进即将建成的合肥六中新校区,或许就能得到答案。

“新六中既是现代化新型智能学校,也传承了老六中严谨治学精神和深厚文化底蕴。”六中新校区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庞德金告诉记者,新区以“天圆地方,水木韶光;杏坛历历,宛在中央”为设计主题,园林式校园格局,教学单元的庭院是师生们日常频繁使用的室外空间,能激发学子们的学习、交流、运动、思考、梦想;南门入口层层叠叠的大台阶承载着六中的历史记忆,凌空而起的大雨棚也将成为毕业生们回校留影的最佳记忆场景;绿色生态的校园不仅让四时之景不同,移步之景亦不同,同时还引入了无边界学习的理念,把艺术感带入校园的每一片土地。

“合肥特色、安徽标杆、全国一流”的未来学校,这是李斌对于六中新校区的希望,它的空间建设将体现合肥六中“开放、包容、共享”理念,图书馆、实验室等功能室与教学区融合,给了学生充分舒展的空间,增加师生交流互动的合作空间。同时,新六中打造的智慧校园还将融入5G技术,通过云教育+实践场,学习方式将更加多样化。

据悉,合肥六中新校区位于庐阳区,项目总用地260余亩,办学规模设计为120个班,在校生人数为6000人,寄宿学生规模为4500人,目前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之中,预计将于明年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将革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合肥的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伟/文 高勇/图实习生/崔瑀

新闻推荐

独居大爷在出租屋内离世 女儿联系不上他,来到出租屋才发现出事了辖区警方勘查后未发现自杀他杀痕迹

本报讯5月29日傍晚5点左右,合肥长宁大道永和家园小区某栋3楼,一名独居的74岁老大爷被发现躺在住处卫生间地面上。接到求助...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