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推行”到“尝甜头” 康园成为合肥首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回迁安置小区
去年12月,《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合肥生活垃圾分类步入法治时代。当一座座崭新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出现在各小区,不少市民戏言:“倒垃圾都不那么熟练了。”有别于商品房小区,高度老龄化的回迁小区是否能顺利推行垃圾分类?本周,滨湖康园北区正式实行“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垃圾分类投放,成为合肥市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回迁安置小区。
与周边商品房小区相比,康园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年纪大”——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居民为老年人。
“长年累月形成的习惯,能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从而达到分类标准?”这是记者走进康园小区前最大的疑问。早上七点半至九点,这是康园北区垃圾分类投放的时间。出口右侧一处小三间的铁皮屋便是刚刚投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除了垃圾桶的放置屋外,社区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洗手池。
一大早开始,便不断有居民拎着大大小小的垃圾袋到投放点。“早上八点是投放的高峰期,过了八点半基本就没啥人了。”考虑到社区实际情况,三名志愿者临时充当起指导员,指引居民正确投放。当了两天的志愿者,小区居民杨阿姨已经有了经验,“大部分居民自己都分好了,我们就是协助他准确投放,尤其是把餐厨垃圾收集好。”
“这是一包过期的饼干,你们看下怎么处理?”接过居民递来的塑料袋,杨阿姨熟练地将之倒在处置盘内,逐一打开饼干包装分类投放。“门口有宣传单页,再拿一张看看。”忙着手上的活,杨阿姨还不忘提醒居民熟悉下分类操作。
“今天是撤桶并点的第三天,说实话,推行情况还是挺让人满意的。” 康园党委副书记吴海波告诉记者,在回迁小区推行垃圾分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居民的配合尤为重要。“这里传统村居意识较强,垃圾分类知识和理念较为欠缺。我们在前期宣传过程中还听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声音,所以是做了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从“难推行”到“尝甜头”,这个回迁小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上下了哪些功夫?记者了解到,为了打响垃圾分类“第一枪”,康园小区十几位已退休的村书记主动进入单元楼栋帮助赶不上指定投放时间的居民代为投放垃圾。
“筹备期间,我们组建了一支由党员、工作人员、居民、物业工作人员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吴海波告诉记者,康园南北两区一共安置十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志愿者便是保障分类投放的主要力量。“在一个月时间内,这支志愿者队伍参观了文一名门小区和徽盐小区等示范投放点,并通过课堂培训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每一位队员都是经过考核上岗的,非定点投放时间,他们还不定期入户走访,化解居民疑难问题,打消群众顾虑。”
看着居民有序地进行垃圾分类,吴海波又迎来了一件“甜蜜的烦心事”——小区内想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人太多了。“今天上午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找到社居委,要求加入。解释了好久,老人家才离开……” 吴海波说,最初招募志愿者时老人便报了名,但社居委考虑到其年龄问题便婉拒了。不过经历这件事,吴海波和其他社居委工作人员也松了一口气,对辖区垃圾分类推行的信心更足了。
吴赛斓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4月14日,蜀山区荷叶地街道金荷社区党委联合中建八局三公司华中分公司党总支,在和谐家园小区开展“党建领航小区治理共...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