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合肥造”

合肥日报 2021-04-14 05:02 大字

1976年底,全部国产化的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在合肥诞生,电子部命名其为DJS-050。1977年4月23日,该机演示成功,中国人第一次听到了国产微型计算机的名字,从而拉开了我国微型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序幕。

1971年,美国硅谷研制出了微处理器;1973年,第四工业机械部决定在合肥成立联合设计组,研制微型计算机。安徽无线电厂负责整体设计、软件设计、联调联试,清华大学负责集成电路和芯片研制,第四工业机械部六所负责推广应用。安徽无线电厂一时间聚集了当时国内电子工业最尖端的一批人才,大家在电子管、晶体管计算机的基础上,围绕一系列核心技术攻坚克难。

研制计算机,芯片是核心技术。但当时中国的集成电路技术很低,只能化整为零,将处理器芯片分解成若干个小块。凭着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经过3年多艰苦攻关,突破无数个技术障碍,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DJS-050终于在合肥诞生,并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重大成果奖。

·本报记者 苏龙鹏 整理·

新闻推荐

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力与社会化交织发展年龄段,如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敲开孩子紧闭的那扇心门

面对班长职位“被抢”,同学们背后议论自己,朱瑶内心非常困惑,以至于故意“抢活”、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近日,在安徽省合肥...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