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 塘 秋

合肥晚报 2021-01-26 00:45 大字

秋日看荷塘,人道悖时。细想想也是也不是,韦应物诗云 :“萧萧远尘迹,飒飒凌秋晓,节树客来稀,回塘方独绕。”这不,那时诗,人肯定去了,如今,我也来了。

荷塘偏居闹市一隅,就在我家的不远处。夏日里散步,为看荷花,着意选择靠近荷塘的小径,卵石铺成的,光滑并不平坦,增加了几分小心。朝朝看,日日行,神使鬼差地又另辟蹊径。

时至深秋,突然想起了荷塘,下午散步,又恢复了原来的路线。

确实有“如隔三秋”的感觉。不见了,无穷碧的莲叶,失却了,别样红的荷花。虽然还是那片荷塘,只见零零落落的荷叶,高高低低的莲秆,与夏日相比,判若两境。

既然是来荷塘,当然要看荷叶。少了水灵,多了干瘪,少了嫩绿,多了赭褐,尽管如此,细瞅瞅,也倒别有韵致。

一片片看上去了无生气的荷叶,有的虽然形变,仍然仰面朝天;有的已经俯首,其茎并未弯曲。淡定、自若。秋水如镜,这荷叶并没有自惭形秽的感觉。这般情境,不由地让人想到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下绝,留得枯荷听雨声”,进而想到了《红楼梦》中黛玉说独爱李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似是无意中将枯字改成了残字。千万不要小看这一不经意地改动,其内涵大相径庭。枯,似是自我了断,而残,必是外来蹂躏之所至,若不是,这荷茎为何却宁折不弯?

曾经擎过莲花、莲蓬的秆儿,因为花果早被折去,成了名副其实的“光秆子”,即便如此,却仍然直直地站着。不依不傍,不摇不摆,好像在用无声的语言宣示:无愧此生,哪来羞赧?

荷塘的周围,另有一番景象。

柳树,姿态未改。大约是因为相伴时间太久的缘故,缠绵、缱绻、依恋,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已变,叶未凋,尽管有凄风苦雨的煎熬,仍然一如既往地不离不弃,绝不像梧桐、红枫、白杨那样,一经霜打风吹,飘零,沦落,委地。“并无黄叶伴飘飘”表现出一种少有的执着。“好留蛮样到春宵”,不改初衷。

芦花白,蓬蓬的,软软的,亲密无间地联络着,平添了几分暖意。蒲棒直立着,有那么点“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况味,蒲绒初绽,多了些柔情。惟有茭白,仍在恋青,黄绿相间的长叶中,总感觉里面仍有茭瓜。

柳树、芦苇、蒲草、茭白,似都在用肢体语言,争相表现存在的意义。“朽木枯枝齐努力”,确实如此。

白鹭仍然没有离开荷塘。因为一塘荷几成褐色,更能衬托出羽毛的洁白。几分安闲,几分矜持,不改姿态地站立着,似是在告诉人们:它们来到荷塘,不光是为了觅食,更是为了营造出一道风景。

倒是看不到蜻蜓的踪影。曾几何时由它们演绎出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早已不复存在。要出风头赶当时,莫非蜻蜓也知道?

秋日去荷塘,走走停停,看看比比,顿悟:夏日里看的是风采,秋天里看的是风骨。虽然同是一口荷塘,却给人两种迥然不同的感觉。

合肥老年大学桑榆文学会 陈频

新闻推荐

多年期盼一朝圆梦燃气点火共解心结三里街街道琅琊小区开通天然气

“家里终于通上了天然气了!用着更方便实惠了,再也不用扛着煤气罐跑上跑下了!”随着家中炉具灶中迸出一团蓝色火苗,三里街...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