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下舞起“抛头狮”

江淮晨报 2020-12-12 00:40 大字

舞狮是我国传统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助兴。而在合肥南岗镇的鸡鸣山下,却传承着鲜为人知的“抛头狮”艺术,它可追溯到唐宋时期。鸡鸣山海拔只有68米,面积1平方公里,位于鸡鸣村西北角,曹操河以东,董铺水库以西,一条乡村道路直通山上,山北脚下有一处曹操练兵场﹙又称量兵塘﹚,山顶有两根拴马桩,据称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登高远眺,董铺水库尽收眼底。

曹操在统一北方后,为东征孙吴,决定从六安到庐州开凿一条人工运河,把东肥河和南肥河两大江淮水系连接起来,使船只能够驶入长江,通过漕运把将士及粮草运到东吴。曹操的构想在鸡鸣山遇到很大阻力。曹操命杨将军负责挖河,谁知“日挖一丈,夜长八尺”,一至鸡鸣时分,开挖的河道又基本恢复原样。杨将军见白日挖河,鸡鸣复原,便在鸡鸣后动工,并深挖两尺,但无济于事,只留下一条长7.5公里的旱河。杨将军挖河不成,一病而亡。将军的部下便把他葬于分水岭上。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称将军庙,山岭便叫将军岭,河便叫将军河,山便叫鸡鸣山。在小山旁,坐落一个小村庄鸡鸣村,村中盛行“抛头狮”,成为发源地。狮子体型威武,被誉为百兽之王,因此,民间对狮子有亲切感,把它用来驱魔赶邪,有了鸡神和狮子的护佑,鸡鸣村的人是幸福的。

舞狮在中国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书·礼乐志》记载,南北朝时,每逢春节或其他庆典活动,在阵阵锣鼓声中,几个狮子欢腾跳跃,平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热闹气氛。到了唐朝,狮子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狮子舞”。唐以后,狮子舞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浙江灯节,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狮子舞的盛况。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抛头狮”传承人胡正德解释“抛头狮”名称来由,“它是基于狮头和狮身的结构,抛头狮的狮头与狮身是分开的,舞狮头者上场之前举起狮头套在自己的上半身上,举套之间便有一个上抛动作,故称为‘抛头狮’”。据胡正德等老艺人回忆,1905年前后,胡家志领队玩狮,得到知县的夸奖,还得到玩狮比赛第一名,当时方圆几十里声誉很高。1940年胡正明领队玩狮,主要在本地,1982年张圣芝领队玩狮,基本上只在本地玩,一般从正月初一玩到二月初二。有时在大的场地上用32张大桌相叠,排成数层,引狮人把狮子引到顶处,然后双狮从顶处往下跳,人员安全。有的玩“收土”,即农家动工盖新房,搬家之前,为庆吉祥,请到新房玩狮,后搬迁住入。狮子进屋后,在房中多排“寿”字或灯碗,祝户主吉祥如意。

上世纪90年代,“抛头狮”渐渐淡出舞台,鸡鸣村鸡鸣声仍然清脆不息,有关鸡神的神话,还在一代一代地流传,唯独抛头狮却停止了欢吼。老艺人们回忆“抛头狮”往日的辉煌,其激动与亢奋的心情溢于言表。而重新让“抛头狮”艺术焕发青春,无不时刻牵扯着鸡鸣村人的心。许多老艺人渴望重新拉起队伍,重现昔日的辉煌,毕竟它曾经护佑一代又一代善良的鸡鸣村和周边的人。

2014年起,每年作为“全民文化活动周”组成部分的非遗技艺大赛,“抛头狮”与其他非遗项目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体验等系列活动,拉近了非遗与百姓的距离,使更多的人喜爱非遗。同时,非遗培训也在合肥这片沃土上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众多非遗传承人纷纷走进校园、图书馆、小区等进行免费授课,将民间艺术的种子播撒到年轻人的心底,扎根发芽。随着社会各界的重视,列入非遗的“抛头狮”会有更多机会“抛头露面”。

郎章正

新闻推荐

花鼓灯国家级艺术传承人娄楼合肥收徒

本报讯“花鼓灯非遗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娄楼收徒——赵晶瑾拜师仪式”10日在肥举行。娄楼生于1945年,国家一级编导,著名花鼓灯...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