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长“墙”上 不用土只喷雾 合肥南岗镇在高效农业基础上还将融合文旅产业

安徽商报 2020-12-03 10:02 大字

蔬菜不是平面生长,而是垂直培育;种植也不需要泥土,只需要“水雾”……12月2日,记者从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获悉,日前,这样高科技的雾耕技术在该镇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亮相。其第一批蔬菜已进入收获期,整个生长周期比传统的农耕模式缩短近一半,产值增加10倍以上,劳动力成本降低90%以上。

气雾栽培蔬菜营养均衡安全

在南岗镇农业区的一处道路旁,两座酷似鸟巢和水立方形状、总占地面积约2400㎡的钢构大棚便是南岗雾耕农业科技示范园。走进大棚内,暖意融融,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蓝色的蔬菜“墙”——1.5米高的三角形培植架。在培植架两边外侧长满了新鲜的蔬菜,蔬菜的根系则生在培植架的内侧。

那么,蔬菜是怎么生长的呢?真正的“玄机”就在培植架中间地带的一条管道。该管道贯穿始终,营养液通过管道,以气雾的形式喷洒在植物的根系上,以此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健康生长。

园区技术负责人介绍说,气雾栽培是目前先进的无土栽培模式。幼苗移栽到种植板以后,喷雾装置把营养液雾化,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根据蔬菜生长不同时期的特点,调整并提供相应的水分和养分。“它所耗用的水分只有传统土耕农业的1%-5%。立体栽培,提高了温室空间的利用率,节约土地面积3倍以上。”该负责人还介绍说,不仅如此,采用雾培技术后,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减少75%以上,这就杜绝了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了蔬菜的营养均衡和绿色安全。

此外大棚内采用了360度实时监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全部汇总到云端平台,工作人员只要在屏幕前轻点鼠标,就能对大棚进行智能控制,这也实现了蔬菜大棚里的“机器换人”。

生产周期缩短产量增三五倍

据了解,目前,大棚内的“紫叶快菜”“丰顺生菜”等第一批蔬菜已经进入收获期,一期预计产量在2000斤左右,整个生长周期比传统的农耕模式缩短近一半,产量增加了3-5倍,产值增加10倍以上,劳动力成本降低90%以上。由于采用雾培技术,隔绝了土壤,无土壤重金属等各种污染,保证了蔬菜品质安全和清洁卫生,在温室大棚内用清水洗后就可以随采随吃,口感也更脆嫩爽口。

“我们通过导入高效农业产业示范项目,提高农业产业产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快速突破。”南岗镇党委委员李纯介绍,下一步,该镇将结合企业特点,让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全镇农业区转型起到推动作用,争取打造成市级的高效农业产业样板。

朱静陈三虎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 文/摄

新闻推荐

浙江三地商会来区调研考察

本报讯11月30日下午,浙江丽水商会、江山商会、龙泉商会来区开展调研考察活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金飞燕...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