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76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导则出台 适老化改造和配设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改造范畴
本报讯 近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对2020年1-11月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公示表公示显示,全市76个老旧小区已经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到底要怎么改?近日,合肥市房产局和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联合出台《合肥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技术导则》,确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房屋建筑、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智慧社区具体改造方向。
小区道路人行系统应完善无障碍坡道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前应进行现场勘查, 广泛征询小区原产权单位和居民意见,调查和征询意见结果作为确定小区改造提升内容的依据,施工中尽量降低对居民生活干扰。
《导则》提出,小区道路的人行系统应完善无障碍坡道,有条件的小区,可增设步行绿道,实现居民便捷出行。
电梯加装也写入了《导则》,未设电梯的多层住宅,在确保主体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可考虑增设电梯。尚未实施电梯加装的小区,可根据现场条件预留增设电梯所需场地、管线接口及电力容量。
适老化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内容
老旧小区公共安全备受关注,改造中应当疏通小区消防通道,确保消防车通行和操作。还可依托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增设微型消防站,合理划定最小灭火单元。
增设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都纳入了《导则》,有条件的小区可增设周界防护、电子巡查、紧急报警等系统,数据接入小区综合管理平台。
老旧小区通信网络建设宜结合智慧小区建设同步进行,通信网路基础设施为新一代业务发展预留容量,以满足小区未来网络升级及5G建设需求。
目前来看,很多老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健身器材年久失修很常见。为了让市民生活更舒适,老旧小区改造宜修整或适当增设儿童与老年人活动场地。老旧小区室外公共环境提升应关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 特征,遵循易识别、易到达、无障碍、保安全的原则,进行适老化改造和配设无障碍设施。
采取多种形式停车解决“停车难”
近几年全市“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建议,要考虑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合肥市提出,老旧小区宜采用多种形式的停车方式,以满足居民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需求。宜利用楼宇间、边角余地、空隙地、行道树间等位置合理增设停车位。
有条件的小区,宜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和生态停车位。宜配置无障碍停车位。整治修复原有车库、车位,恢复使用功能。
同时因地制宜设置非机动车车棚。新建车棚不得影响周边居民住宅通风采光,宜采用轻型材质建造,色彩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并配置充电插座、充气筒设施。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也被提上日程。有条件的,可充分利用存量建筑改造建设邻里中心。优先建设养老服务用房、托幼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社区食堂、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增设社区服务用房、文化活动站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如条件允许,临近改造小区可增设室外综合健身场地、小型多功能运动(球类)场地、街头绿地等共享设施,优先满足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
严重影响居民的乔木应组织修剪
老旧小区改造后,怎么样塑造特色空间?
这个问题《导则》也有考虑。合肥市以城市设计为指引,协调周边景观风貌和城市色彩, 以“一巷一景,一片一貌”为目标,在完成基础性改造的前提下, 可进一步打造内涵丰富、片区风貌协调统一的城市空间环境。
通过挖掘小区的发展历史、地域特点、特色建筑、文化共识等元素,为公共空间确定文化艺术主题,形成贯穿小区的设计语言,融入小区改造设计,打造独特小区文化,塑造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老旧小区因为上了年头,经常遇到一些大树遮挡一二楼阳光的问题。对此,《导则》规定,对严重影响居民采光、通风和安全的乔木,应组织修剪。改造工程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原则上要求原地保护并应提出避让和保护措施。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让党旗在孵化器里高高飘扬 合肥高新区:为科技企业装上“红色引擎” 助推双创高质量发展
合肥创新院园区党群活动室。合肥高新创业园开展支部书记小课堂活动。党建强则事业强,党建兴则事业兴。秉...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