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针脚“绣”出老城幸福生活
11月,合肥老城区,初冬暖阳,天蓝云淡。
顺着沿河路行走,两旁绿树成荫、脚下道路整洁,64岁的周仁义,正拎着菜,笔直地往家走,“这要是以前,可不能这么走”。
“不这么走,怎么走?”听到周老的话,记者有些疑惑。
走到一处地下车库铁门前,周仁义弯下腰,指着门下解释:“之前门紧挨着地,但上面的辅道比较高,门只能开到90度,正好将辅道挡得死死的,我们来来回回都得从机动车道上绕,多亏了督察长,这门才‘自由’,我们也才‘自由’行走。”
周老口中的督察长是王小雨,去年底,本是区城管局容貌中心一线执法队员的他,多了一个新身份——督察长,承担沿河路(长丰路至瑶海区板桥)段的精细化管理职责。据了解,我区在老城区首批试点的40条道路里,设置了路长、督察长,通过“两长”和巡查员、问题处置员“两员”的联动配合,实现道路、街巷的实时巡查督察。
“每周都要沿着这段路走上好几遍,查看保洁、非机动车停放、道路秩序等路面情况,微信步数有时候达两三万步。”皮肤黝黑的王小雨回忆,10月底,他和往常一样,在路上巡查,一下子就被几位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包围”,“看到我穿着制服,他们一把就拉住我,七嘴八舌地反映起铁门的情况来,了解之后,我第一时间跟管理方进行沟通,多次协商之后,将铁门进行了改造,畅通了道路”。
“老百姓过日子,哪能没小事烦心,特别是住在老城区,可能是路上停车难,可能是家门口路不好走,也可能是垃圾太久没拉走、有臭味。以前要么到处找人协调,要么凑合着过。现在不用着急担心了,直接找咱们督察长、路长,什么烦心事都能解决,日子越过越舒心!”周仁义笑呵呵地拎着菜走远了。
一个井盖、一盏路灯、一个垃圾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关涉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城市越发展,越要下足“绣花”功夫;城市管理越精细,群众的满意度就越高。
从沿河路走到安庆路,笔者留意到以往十几股黑色线路汇集交缠的“空中蜘蛛网”变少了。
“你看,这边那边,都在剪网线呢,全部要埋进地下,多好的事情啊。之前下雨下雪天,就怕电线掉下来。改造之后,安全了,出门也放心了,老城区也好看多了。”安庆路上,胡瑞苓正和几个老街坊闲聊,她在安庆路99号住了几十年,“这里紧邻淮河路步行街,有很多市民、游客来往,天空干净了、地面整洁了、日子舒心了,我作为老合肥人感到很自豪”。
老城区的一街一巷、一砖一瓦凝聚着老合肥的气息,淮河路的李鸿章纪念馆、长江中路的长江饭店、寿春路的古逍遥津等,一栋栋传统建筑无不彰显着老合肥核心区盛极一时的风华;而在老建筑的周边,时尚的奶茶店、雅致的书店、画风活泼的日料馆也已铺排开来,不自觉中便融进这新老交织的景观里。
走进淮河路步行街附近的撮造山巷,沿着狭长的巷弄信步向里走,经过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带有时尚设计元素的招牌与涂鸦目不暇接。“经过改造,以前油腻腻的道路不见了,现在是干净的石板路,每天早上都有保洁车子来清扫,店铺招牌也漂亮多了。以后,我们的生意肯定会更好。”经营淮南牛肉汤的孙井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走出店铺,“我的店开了十来年,之前感觉人们不喜欢来老城区了,还想着要不要换个店面,现在老城越来越讲究,请我搬,我还不走咧”。
背街小巷华丽蜕变,整齐干净让城市更有气质;架空线入地整治,空间视觉更加靓丽;“两长两员”贴心服务,身边小事及时处理城市更温暖……我区正用一针针的“绣花功夫”,绣出畅通无阻的“神经末梢”,“绣”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而老城的变化还在持续…… ·何珂·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今年国庆期间,合肥市举办了“花扮庐州欢度国庆”主题花展活动。近日,从合肥绿化管理部...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