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石榴树

新安晚报 2020-11-23 10:25 大字

□合肥杨根秀

我家的门前有一棵不小的石榴树,在我没出生的时候就在了。几十年来,就像卫兵一样守卫在我的家门口。

每年春天来了,石榴树上会冒出新的枝条,枝条上长出了一个个小绿芽。到了夏天石榴树上会长满茂盛的枝叶,树枝上开起火红火红的石榴花,远远望去好不耀眼美丽。花越开越密,越开越艳,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吹着。石榴花谢后,枝头上开始长出一个个小石榴。一开始还是又青又小,但渐渐的,越来越大,到秋天慢慢地由青变黄,再由黄变红,红红的石榴压弯了树枝。

小时候的我,放学回家没事时就站在石榴树边一个一个地数着石榴,心里盼望着石榴早点长大。在零食极其匮乏的年代,它曾是我童年时最向往的一种水果。

十月份,是吃石榴的好时节,上学时摘一个放在口袋里,下课时,捧在手里,细细地看,轻轻一嗅,香气扑鼻,用劲一咬,剥开以后,把外面的黄色的皮剥了,里面的红彤彤的籽抱得紧紧的,再将一层黄隔膜撕去,一大把石榴籽吃进嘴里。那石榴籽的水,从舌头一直甜到咽喉,嗓子顿时就清凉许多;那石榴籽的水,再一路甘甜滑到胃中,胃口顿时大开。

参加工作以后,我还是深爱着石榴。那年到西安出差,顺便去看华清池、兵马俑。坐在车上一眼望去的都是石榴树,回来时别的都没买,只买了一箱石榴拖回家。

石榴的营养特别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我家里的每个人几乎都喜欢吃石榴,父亲尤为甚之。他说,这棵石榴树是他回老家时从山上挖下来的。他们一辈弟兄六个,爷爷奶奶去世得早。父亲是家中的老大,他当兵离开家以后,就再也没能回老家。可家门口从山上挖来的那棵石榴树一天天长大,那红红的石榴以另一种乡愁的姿态存在,挂在那坠弯的枝头。

父亲对这棵石榴树有着怎样的情结,有事没事就站在树边,有时一站就是好半天。父亲可能是又想念他的家乡了。父亲在老家究竟有着怎样剪不断的牵挂,我很想知道。

记得父亲在世时,每年年三十黄昏时分,父亲总是首先给祖宗送纸钱,并说着我们杨家祖上离得远,要先给祖宗送上纸钱好回杨家祠堂;然后在饭桌上,摆上满满的荤素搭配的年夜饭菜,再放上三个酒杯,斟上三杯酒,相当虔诚地敬祖宗。老家的和外地的几个叔叔,对我父亲是相当的尊重,每年一到大年初一首先给他拜年,他总是对他们说:“我们杨家是大姓,子孙居多,但大多不在一起。我们弟兄每月通一次电话,每年两次聚会,要多多联系。”于是,今天二叔家的儿子上学没学费啊,明天又是六叔赌钱,六婶来告状啊,再又是三叔家儿子多闹分家啊等等。我的父亲是老大,弟弟们遇到事情都找老大,老大是栽下这石榴树的人,不管他走到哪里,都精心呵护着我家这棵石榴树,让弟兄们像石榴籽一样拥抱得更加紧密,让亲情之花像石榴花一样越发绚丽多彩。

虽然离开家多年,我仍然深爱着那榴枝婀娜榴果繁,榴膜轻明榴籽鲜的石榴树!

新闻推荐

文史专家、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文史委主任戴健: 两地应加大合作交流弘扬包公文化

戴健在发言中介绍了合肥市情,特别指出发明巢居的合肥有巢氏,和发明取火的商丘燧人氏处于同时代。合肥已发现古村落遗址,可上...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