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她无偿献血39次

江淮晨报 2020-11-06 06:19 大字

本报讯 23年来自愿无偿献血,献血次数多达39次,献血量高达13200毫升,20多张献血证,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志愿服务累计超过600小时,这是56岁的合肥人黄铮23年来和献血有关的数字。在她的心里,坚持无偿献血是她的志愿,更让她收获多多。

2020年,黄铮分别于2月19日和8月19日参加了合肥市的无偿献血,同时收到了合肥血站发来的“检验结果:“合格”的信息,于她而言,这是身体处于健康状态的一种信号。

黄铮回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献血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能接受。“大约是因为对身体危害大、抽血针头不洁净易患上一些传染病。”到了1998年,我国《献血法》正式施行,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健康,使黄铮改变了对无偿献血的态度。

不久之后,合肥市包河区的花园街出现了一辆献血车。当时黄铮出于好奇便上前仔细咨询了一番。自此,在母亲的支持下,黄铮开始了每年计划无偿献血两次的征程,无偿献血的量也从200毫升上升至400毫升,不知不觉已坚持23年。

虽然法律对义务献血行为给予了相应的保障,但唤醒人们的义务献血意识,转变观念并非易事。黄铮在亲身经历献血后,经常鼓舞身边的朋友、同学参加无偿献血。

除自愿无偿献血公益活动外,黄铮在2010年时加入了合肥市未成年人成长社会关护团,成为一名社会关护员。此项公益的内容主要是为涉嫌犯罪的青少年进行涉案以外的社会调查,以提交报告的形式为涉案青少年减轻量刑。

黄铮坦言,在担任社会关护员这十年,旁人认为她为公益事业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但实际上是收获远比付出要多得多。“参与法律、心理学专业培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了解青少年的思维行为方式,这就是我所收获的。”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五星奖、五星级志愿者、杰出社会关护员……这一张张荣誉证书记录着黄铮无私践行公益的足迹。“做公益就是这样,你不要想着你付出了多少,而要想你从中收获了多少。”黄铮说。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梦怡实习生 付盼盼

新闻推荐

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肥召开

本报讯为践行绿色可持续环境修复理念,推动环境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11月5日~6日,第四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合肥召开...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