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网页上频繁跳出“抢红包”广告,购物车里“宝贝”越装越多……“双11”大促如期而至。今年“双11”有哪些变化?“新徽商”们准备得怎样了?记者进行了走访。 大促延长,直播带货风头不减
“不知不觉间,待付款订单已有7个了。”离11月11日还有十几天,可合肥市民刘安琪的“买买买”之旅已经开启。她告诉记者,订单之所以显示“待付款”,是因为都是预售商品。往年要等到11日当天抢购,今年许多店铺开启了预售模式,先付几十元的定金,11月1日再付尾款。
11月11日一直是“双11”订单集中暴发日,今年,“定金+尾款”的形式被广泛接受,无形中拉长了促销周期。
虽然天猫日前发布的“双11”活动规则显示,11月1日至3日为第一波购物节,11月11日为第二波购物节,比往年多了3天。实际上,消费者在10月21日至31日购买的预售产品,在11月1日至3日即可支付尾款,相比往年提前10天收到货。这相当于自10月21日起,天猫平台就已进入“双11”时间。京东“双11”大促也从10月21日正式开启,11月11日截止,为期22天。
疫情暴发以来,直播电商的风头不减,今年“双11”,直播是主打玩法之一。“期待‘双11’到来,就是为了买便宜划算的东西。守着直播间,也是一样的道理。”最近,六安市民张颖在直播间买了不少预售产品,她说,“主播们就像课代表一样,什么东西最划算,怎么买最划算,算得清清楚楚,跟着买就行了。”
大促尚未全面铺开,直播亮点已经显现。10月21日零点,天猫“双11”开启预售,10分钟后,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额超过去年全天,增长高达4倍。
历年来被网友调侃“比做奥数题还难”的优惠规则,在今年“双11”有所改善。记者浏览商品页面时注意到,虽然依旧有各种优惠券名目,但是页面上可直接查看优惠后的价格。据了解,天猫平台今年“双11”发放超300亿元补贴金,用户领了现金补贴之后可以直接在下单时使用,优惠规则比往年简单了不少。京东平台上,除了跨店铺、全品类可用的“头号京贴”,商品页面直接显示“预估到手价”,消费者不用复杂计算,优惠后的价格一目了然。
新品迭出,优质“皖货”让利冲刺
厉兵秣马,只待一战。迎接“双11”,“新徽商”们做足了准备。
10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中国(肥东)互联网生态产业园的荣电集团,偌大的仓库里码放着许许多多纸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纸箱里装的是电火锅、空气炸锅等热销小家电,进入发货高峰期,这些货品将全部搬到仓库外的广场上,贴单、分拣,发往全国各地。据了解,由于今年电商平台规则改变,战线拉长,荣电集团较往年更早地确定了促销主推品,开始备货。
一旁的办公大楼内,线上事业部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在电脑前回复顾客讯息、确认订单。线上事业部负责人曹光烽介绍说:“我们通过直播、投放广告等方式,为‘双11’做了大量预热工作。今年\‘双11’期间,我们将继续用好直播这件\‘利器’,已经与多个主播达成合作,相信未来半个月将迎来销量爆发。”
10月27日,记者在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看到,一款预售价148元的零食大礼包月销量已突破5万件。作为线上零食头部品牌,三只松鼠已连续8年全网(天猫及淘宝)坚果零食销量第一,每年“双11”都面临着巨大的快递压力。三只松鼠品牌公关总监殷翔说:“得益于促销时间拉长,今年的快递压力小了很多,11月1日起,预售商品将依次发货。”
殷翔表示,“双11”期间,三只松鼠在成本可控范围内做到最大限度让利。“根据消费市场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消费升级需求。今年我们还首次跨界联合蒙牛、汉口二厂、小熊电器等品牌,推出了坚果牛奶礼盒等联名产品。”
“我们为‘双11’准备了超过200款的新品,集中在大衣、羽绒服等冬季服装。”服装品牌百武西今年保持线上线下同价,全场5折起,所有客户可选择线上购买到门店自提;在店内,顾客还能享受到皮肤护理等体验。百武西总经理赵娟说:“今年‘双11’的目标是销售额同比增长40%。”
去年“双11”大促从11月1日持续到11日,安徽省网络零售额共计186.9亿元,居全国第九位。今年“双11”,将会迎来怎样的成绩?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葛晓滨分析说:“通过多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对‘双11’大促的忠诚度很高。今年的疫情背景下,数字经济快速崛起,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广受认可,安徽省也加快在直播领域的布局,今年\‘双11’战绩可期。”
理性购物,下单前要擦亮双眼
“双11”来了,除了钱包“做好准备”,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有时候为了省钱,反而多花了钱。”刘安琪坦言,“双11”一些促销规则充满了诱惑性,“比如满300减40的跨店满减券,我单买某一件200多元的东西,总觉得不划算,结果为了多凑几十块钱,买了不必要的东西”。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眼花缭乱的折扣方式,有时会对消费者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冲动消费。购买欲望要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理性购物,量力而行。
消费高峰期往往也是维权高峰期。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9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11月1日至15日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790余万条,负面信息主要涉及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促销宣传、产品质量、价格和信息骚扰等方面。
10月27日,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呼吁广大消费者面对各路商家的花样促销,要小心谨慎。
每到电商大促期间,许多品牌都会推出自己的电商专供商品,然而某些电商专供的商品与实体店商品虽然在外观上十分相似,但价格降低的同时商品质量或服务也降低了,消费者在网购电商专供商品时,不应只注重外观和价格,更需关注商品的规格参数、质量标准以及售后服务条款等细节,避免“入坑”。
“双11”期间,平台卖家们纷纷推出大力度促销,但也有部分商品又玩起了“先涨价后打折”的套路。消费者在网购时要货比三家,对同一商品进行多平台多商家比价,避免误入商家先涨后降的套路中。
每年“双11”一结束,退货高峰也紧跟着来临。建议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务必留心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或送货单等,以便出现纠纷时及时有效维权。
新闻推荐
星报讯11月是秋、冬交替季节,气温变化较大。10月29日,合肥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这一季节要注意预防水痘、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