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参加人口普查 感受生活大变迁 时隔30年,再次成为人口普查调查员,她非常感慨

安徽商报 2020-10-30 00:49 大字

“谢姐,最近人口普查,看你天天加班好晚,要注意休息啊……”面对社区居民的贴心问候, 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南河湾社区人口普查员、怡景苑小区物业负责人谢育红特别感动。今年51岁的谢育红,1990年参加了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工作,2020年10月11日,时隔30年后她再次参加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对她而言,同样的人口普查让她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其中感触最多的就是30年的巨大变化。

二度参加人普温馨事一箩筐

“您好啊,请问有人在家吗?”晚上,谢育红那亲切又熟悉的声音,回荡在怡景苑小区的楼道间。怡景苑小区总计有108户,另外还有18间门面房,只用不到一周时间,普查员谢育红小组就完成全部摸底!“时隔30年,再次参加人口普查工作,感觉到特别的荣幸,我会严格按照普查要求,认真完成此项工作……”得知自己能够参与今年的人口普查时,谢育红就立下“军令状”。据了解,谢育红30年前当过普查员,算是轻车熟路了,加上她又在小区物业上班,使得人口普查摸底工作变得顺风顺水。

除了普查速度快,普查中谢育红遇到的温馨事也不少。“谢姐,你辛苦啦!我买了早点放在你桌上,记得吃啊!”这不,一位居民听说谢育红因为工作,没有吃早饭,就买了早饭送到她办公室,非要她吃下。

还有一天,谢育红小组到6号楼301室进行入户调查,令她意外的是,居民见到她面容比较憔悴,不由分说,就非要帮她做面膜护理,然后又拿水果、瓜子等款待……

透过人口普查看到今昔大变迁

普查中居民的热情让谢育红感动,但第二次人口普查中的变化,同样让谢育红感慨。

“1990年,我被交通厅抽调到交通厅大院,负责大院里将近10栋居民楼400多户的普查工作!”谢育红回忆,那时普查工作全靠手填表格、两条腿跑,工作辛苦不说,纸质化的材料也容易出现信息偏差。她还记得,第一次参加人口普查,有一天下雨,她入户摸底完手捧大量表格,生怕登记表淋湿,只能脱下外套包着登记表。“为保护登记表,回家还因为淋雨咳嗽了好几天呢!”今年第二次参加人口普查,谢育红再也没有过去的担心了。电子化的信息录入,信息不容易出错,更不用担心表格丢失或淋湿。另外,普查员入户基本是电梯,省时又省力,真是新时代新人普啊!

30年,一代人从孩童到成家立业;30年,改革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30年,精准脱贫取得阶段性胜利;30年,人均收入翻了又翻;30年,祖国越加强大繁荣……说起人口普查,谢育红要说的太多,据她回忆,第四届人口普查时,全国的总人口才11亿多,独生子女成了那个年代的标签;现在不仅放开了二孩,教育、医疗等各方面的配套设施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过去,能住上楼房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而现在不仅住上楼房还要坐上电梯,小区内的配套设施也是应有尽有;小区周边的15分钟便民圈里,更是涵盖了菜市场、超市、早点店、药店等,一切发展为民而谋。

作为一名老人口普查员,谢育红不仅见证了人口普查的变化,更见证了所生活的城市的变迁,在入户普查时,她经常和业主们说,大国点名,一定要喊“到”,没有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城市规划怎么能越来越好、国家的建设怎么能越来越繁荣。

通讯员 张家慧陈晨 祝天婷唐晓和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郑茹

新闻推荐

合肥高架桥路面月底换“新颜”

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获悉,为在冬季到来之前对设施进行全面养护维修,该处从10月22日起,利用晴好天气,对市管高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