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得来 用得好 留得住 合肥积极打造“人才高地”

合肥日报 2020-10-29 08:23 大字

全市现有高等院校61所、在校生70.13万人,院士工作站6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8家,集聚各类人才19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00万人;2018年以来,平均每年超10万名高校毕业生及技能人才落户合肥……历届人才峰会的成功举办,让G60科创走廊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显著增强。合肥市抓住机遇,积极打造人才高地,服务创新发展,走出了一条“人才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特色之路。

以开放的政策环境确保“引得来”

2017年以来,全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出累计近40亿元;市天使投资基金规模扩大到4.94亿元,完成签约50家,投放2.4亿元,引进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合肥市优化顶层政策设计,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人才来肥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重大利好人才政策,提升吸引力,确保人才“引得来”。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坚持高端引领,实施“国内外顶尖人才引领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深化“双引双培”人才计划;着力提升拓展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引进、庐州英才和产业创新团队培养等重点人才项目,集聚培育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扎实推进“紧缺人才引进计划”“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扶持计划”“梦创天使计划”“基层成长计划”等青年人才项目,构建了重点突出、配置合理的多层次、多维度重点人才项目体系。

创新人才集聚渠道。开启国际化引才育才模式,积极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工作站和海外产业孵化器;与在肥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积极承办中国科大“墨子论坛”、“科大校友回家行”、国家重点项目人才合肥行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合肥海外高端智力资源的引进渠道。

以良好的事业平台确保“用得好”

2017年1月,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年,以量子通讯为主体的国家实验室已经获批。合肥市以抢占新一代科技革命制高点为目标,致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平台,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保持创新活力提供广阔舞台,确保人才“用得好”。

依托产业发展,构建人才磁场。围绕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制定出台《合肥市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队伍发展的若干政策》。截至目前,合肥市已集聚354家集成电路企业,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全产业链,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打造平台载体,汇聚人才洼地。注重与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产、学、研、用合作创新体系得到不断完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协同创新平台聚焦高端人才成果转化,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500家;建成科大讯飞、国轩高科等一批高水平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8家,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58名,集聚各类研发人员1000多名。

坚持原始创新,招引精尖人才。以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的“聚才”作用,设置专项资金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助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拓展、提升现有三个国家大科学装置,新建、谋划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

以优质的人才服务确保“留得住”

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全球才智论坛”上,合肥连续两年获得“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第三名。合肥市以人才服务需求为核心导向,把优化环境作为集聚、留住人才的基础性、关键性举措,着力营造宜居宜业宜创的人才生态环境,确保人才“留得住”。

合肥市优化服务保障,出台人才公寓建设使用管理办法,关注人才子女入学、人才就医。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合肥国际人才城,打造集高端人才服务、创业项目孵化、人才成果展示、资源共享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人才之家;积极推进国家级“合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建设,为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便捷、高效的全流程服务平台。创新服务载体,成立合肥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协会、合肥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等,发挥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

新闻推荐

村民变“股东”

近日,庐阳区海棠街道藕塘社区举办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股权证发放仪式,2283位居民成为合作社“股东”,合作社1.62亿元“家...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