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属院到科技住宅 合肥人居迈向“智慧化”

新安晚报 2020-10-15 10:06 大字

从筒子楼到成套住宅,从全装修房到科技住宅……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从来没有安于现状。随着时代的步伐,人们对人居的追求也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升级。综观合肥市民人居条件的改善历程会发现,特别是最近这5年,人们的住宅正在变得更舒适、更智能。

市民居住体验正逐渐升级

“小时候在房子里取暖基本靠‘抖’,现在一年四季房间都是恒温20多度。”提到住房条件的改善,合肥市民林峰这样开玩笑说。不过,在他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的发展,他的住房品质确实是提高了。

林峰是“80后”,在他印象中,家里的第一套房子是爸妈单位的房子,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客厅基本是“多功能厅”,全家人吃饭、看电视、招待客人,以及他做作业、玩游戏等等,都在这一个空间。而且客厅面积小,也不像现在多是朝南、有阳台、有很好的采光。

2008年,他的婚房开始装修。这套房子有120平方米,正宗的三室两厅。客、餐厅分区,南北通透,采光通风条件很好。不仅如此,这套房子还设有两个卫生间,可以说“主人房”的定位和配套非常给力了。

2017年,他和爱人又购入一套改善房。房子对外宣称是“科技住宅”,家里有新风系统,可以防霾;有恒温系统,一年四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多度;此外,房内的湿度也是全年恒定的,防噪处理也非常好。“在合肥过上了四季如春的生活,基本上是做到了。”林峰说。

这才短短3年,林峰就注意到,现在市场上最流行的户型又变了:更明亮、通透的大开间、大横厅户型广受欢迎;技术也更进步了:智能门锁几乎成为小区标配……“这些在以前根本不敢想。”林峰说,都说房地产市场几年一迭代,不知道等他的下一代成家立业的时候,房子又会是什么样了。

商品房已经历四个“时代”

与市民的居住体验升级相一致,事实上,在近几十年来国内商品房市场发展中,城市住宅确实不断在升级。

最初的城市住宅是以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单位家属院、筒子楼为代表,“空间拥挤”“环境差”“功能区不分”,没有物业、没有景观,也没有配套,只是解决当时人们“有的住”的问题。

第二个时代是“毛坯房时代”。毛坯房是城市商品住宅的早期阶段,房屋没有任何装修,只有简单的结构,需要购买人自行进行装饰装修。但是相比较筒子楼更进了一步,“毛坯房时代”的商品房以社区的形式出现,配有物业管理、商业等配套以及景观设计。目前来看,包括合肥在内,市场上仍有大量的毛坯房在售。

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进步,建设部从2001年10月开始,发文推动规范精装修住宅——“提倡推行菜单式精装修,促进产业化”。“拎包入住”成了住宅品质新的代名词,精装房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各个城市。合肥目前已在开展绿色生态城市综合试点建设,按照目标计划,到2020年底,要完成150万平方米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合肥市更多新建居住建筑将推广全装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一所房子、一个建筑,而是产生了许多附加的需求。当下的住房、小区

概念已经是集居住、生活、休闲、交流为一体的完整生态链。因此,4.0住宅时代——“科技住宅”“智慧社区”应运而生。这些建筑在设

计、施工等环节融入越来越多元素,住房承载了更多的复合概念。

科技元素升级居住舒适感

住房的本质是居住,居住最本质的价值是舒适。国内商品房市场发展这些年,围绕舒适性的提高,至少发生了三次“变革”。如今来看,科技创新的应用,则在提高住宅舒适性上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效果。

这三次“变革”具体来看,首先是户型革命。最早一代有商品属性的是单位的家属楼。房子没有客厅的概念,家里只有一个卧室,更别提起居室、衣帽间这些设计。事实上,户型演变是房地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户型设计逐步从“功能混杂”发展成“动静分离”,从“住得下”演变为“分得开”,从“小厅大卧”变成“大厅小卧”“双厅小卧”,其中,厅的功能不断强化和细化是户型发展变化的主要脉络。

其次是建筑风格“变革”。住宅的舒适性与建筑风格有着极大关联。住宅商品化之后,从外在上一个特别直观的改变就在

于,小区从此不再是“千楼一面”,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立的审美和建筑风格。但从外立面来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

一功能型,主要只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第二阶段是视觉效果需求型,出现了以质量、色彩比较具代表性的需求升级,主要表现在

外墙立面各种色彩的应用,譬如目前国内很多项目倾向的中西结合风格;第三阶段是复合型,包括高科技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高质

量建筑设计等,主要表现在外墙的美观、环保、质量、价格、功能、实用、采光、节能等各方面的科学应用。除了美观,房屋外墙实际上主

要担负着防潮、防水、防噪音、保温等功能。

此外是物业和配套“变革”。人们的生活从私密空间向外延伸,不再仅仅对自己房子内的空间有要求,而是更多的将这一需求外延到社区环境和居住氛围。

如今,科技住宅革命越燃越热,虽然并无统一标准,有些看起来也有点花哨,但本质上,科技住宅仍是从更基本的层面来考虑人类对于舒适性的要求。事实上,作为居住的建筑,真正营造生活氛围的元素,还是户型、园林、材质与科技含量。园林景观营造社区的幸福氛围,户型设计关系到居住的便利与舒适,材料质地决定了建筑外观的美感,而科技含量则在细微处不断提升居住的品质。

目前,科学技术对居住的改变越来越显著。新风系统、地源热泵、恒温恒湿、生态循环……诸多科技元素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商品住宅中,而且逐步从高端住宅向中端住宅甚至普通住宅发展,环保、节能、健康也成为越来越多购房人关注的要素之一。

徐涵姝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胡霞利

新闻推荐

花20余万元“找门路” 女子求职遇骗局

本报讯为求职,合肥一女子托网友“找门路”,不料花了20余万元后,工作没找到,反倒陷入了一场骗局中。近日,经开警方成功破获...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