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产业“回暖” 文化新业态“加速跑”
工作人员展示博物馆文创产品
特色街区半边街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玩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合肥市形成了以智能语音、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广播影视、动漫、音像等创意文化产业总收入大幅提高,新业态发展态势强劲,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传播力持续增强。
政策纾困,为创意文化行业蓄能
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连续出台文化行业扶持政策,一方面通过对科技、文化等企业贷款给予贴息帮助其渡过难关,另一方面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培育壮大新兴业态。
日前,包河区发布2020年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专项资金(第一批)拟支持项目名单,对全市范围内广播影视、数字内容生产、文化信息传播、创意设计服务、创意休闲娱乐等5个产业领域企业,进行研发类、产业类、贷款贴息类奖励。合肥罍街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肥滨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肥包河文广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化产业企业获得贷款贴息类支持。
其中,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安达科技园“IDEA CENTER·创想工坊”项目也获得了包河区产业类奖励。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旨在打造展示文化软实力的窗口,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预计11月完工。”
此外,合肥市出台了《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把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板块纳入其中,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操作流程。资金总盘子从2014年的1亿元到目前的2亿元,采取基金、金融产品、借转补和事后奖补四种投入方式对文化产业全产业链给予支持。
资金支持,鼓励企业打造文创IP
红砖灰瓦的旧厂房、锈迹斑驳的老机械、造型独特的绿化园艺小品、时尚有趣的艺术互动装置……置身于合柴·1972园区,扑面而来的创意文化艺术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目前园区仍然严把疫情排查关、体温检测关、日常消毒关,坚决保障园区开放的安全有序。”园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园区文创企业的不利影响,该园区多方协调,帮助企业对照扶持政策积极申报。截至目前,园内30余家企业累计减免租金近200万元。
据悉,今年以来,合肥市大力支持基地、园区、街区、小镇、楼宇等文创产业平台建设,支持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旅游融合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影视、动漫、歌舞娱乐、民营乐团、旅游等重点行业发展,重点支持文化场馆、阅读空间等公共场馆建设,鼓励企业积极争创文化品牌。2017年至2019年累计兑付2.86亿元,扶持350个项目,拉动社会投资51.27亿元。
多元转型,化危为机寻找新机遇
安徽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自2016年落户包河区以来,经过四年探索,已逐渐成为带动安徽文化产业和全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了解,该基地启动建设了规划范围16平方公里的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核心区“滨湖卓越城”,聚焦广播影视、数字出版、创意设计和创意休闲等四大产业板块,实现了创意文化产业大发展。
疫情之下,如何在顺应变化中寻找机遇?
去年年末,包河区正式牵手“腾讯”,专注数字内容生态打造的企鹅新媒体学院项目落户滨湖卓越生态城,导入全国文创、科技、金融元素,通过电商带货、大V带货等形式,以小窗口、大平台,打造合肥特色的网红经济。“自今年3月复工以来,装修、设计、招标等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高速推进。政府这块‘金牌店小二’服务招牌,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学院有关负责人说。
文化产业“回暖”,离不开好环境、好政策。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安徽省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合肥基地内,企业项目累计兑现省市区三级政策资金超过6000万元。
·本报记者 韩婷婷/文 宋炎骏/摄·
新闻推荐
9月23日,求职者在了解企业用工信息。当日,包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芜湖路街道,联合举办以“退伍...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