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合肥:愿择一城而终老

合肥晚报 2020-09-23 01:02 大字

○桃蹊农场

○小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

○合肥中菜市配备停车场

○社区阅读空间

○音乐小镇

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 漫步今日合肥,水更清,树更绿,天更蓝,城更靓,站在新起点上的合肥,正加速将生态建设融入城市发展的血脉,打造头顶蓝天、怀抱碧水、脚踏绿地的魅力之城。

做好“绿文章”、“水文章”守护碧水蓝天

跻身最健康宜居城市前十强,这与合肥近年来全力做好“绿文章”、“水文章”、“山文章”、“彩文章”以及一系列“守卫蓝天”的行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强力推进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南淝河等水体达标工程,探索建立“河长制”、“林长制”,实现“明白治水、责任治水、科学治水”……

与此同时,合肥在全市掀起了一场守卫蓝天的保卫战。统筹开展黄标车禁行、秸秆禁烧等“九大行动”,实施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等政策措施,各季节空气质量总体好转。

在“环保优先”的发展实践中,合肥虽然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但污染排放量逐年下降,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环境质量稳中趋好,先后荣获“国家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市”“全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相结合的道路,实现城与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平安合肥打造最平安省会城市

平安是福,简简单单四个字,饱含着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愿望,家门口的平安更是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基本的诉求。近年来,合肥不断强化科技兴警,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努力为“平安合肥” 铸就铜墙铁壁,让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常态化整治治安乱点,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保持高压震慑态势,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全力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推动老旧小区技防改造,为百姓家添把“放心锁”;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创建,采取“传统+科技”手段守护校园平安;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坚持“不放过、不凑数”;绣花功夫系统整治交通乱点,让道路更畅通、安全、有序……合肥正朝着“全省最平安的城市、中部乃至全国最平安的省会城市”大步迈进。

开放包容“引得进 留得住”人

一个城市不排外、足够包容,才会让人有归属感,愿意留下来,合肥正是这样一座充满着包容性的城市。

放宽落户条件、服务人才引进、鼓励创业落户、优化人口结构、创新人口管理、解决实际问题、保障合法权益,让外劳人员与本地市民享受同等权利……合肥通过一系列的户籍制度改革,频出实招,让人才“引得进来,留得舒心”。2018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合肥落户政策“主城区落户条件放宽为就业满2年、参加城镇社保满1年”作为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

企业登记全程网办、智能秒办、一日办结;自拍自传打造“最美证件照”;大幅下放审批权限,精简流程……近年来,合肥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精简流程、材料,最大程度让市民少跑腿、多省心。

超越京沪穗 制造业最“宜居”

合肥的宜居,针对的不仅仅只是人,同样也面向企业。今年1月17日,21世纪产业研究院发布《2019中国智能制造指数(CIMI)报告》,合肥凭借优良的产业环境,超越京沪穗成为制造业“宜居”城市。

“从整体制造产业体量上来看,合肥较北京、上海等地仍有差距,但它超越北京、上海等城市成为产业环境指数的第一名,这得益于合肥在城市专利申请数上以及科技研发投入方面的出色表现。”报告显示,在全国大中城市范围内,合肥的每万人申请专利指数排名第一,每万元GDP科研投入指数排名第二。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伟/文 高勇/图

新闻推荐

合肥市完成全部蓄洪圩口房屋排水工作

本报讯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获悉,为应对今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市主动启用和漫破圩口186个,其中有居住房屋圩口99...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