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人领证多了仪式感 多个城区推出结婚颁证和婚姻辅导两项政府购买服务

合肥晚报 2020-09-18 00:30 大字

近日,民政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开展婚姻辅导,提升结婚颁证服务水平,建立地方领导、社会名人颁证制度等举措,迅速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者采访发现,从2012年开始,合肥市民政部门就推行结婚颁证和婚姻辅导两项免费服务,在婚姻登记机关设置专门的婚姻辅导室和颁证室。目前,两项服务已经覆盖包河、庐阳、蜀山和瑶海等地,多个城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机构和人员,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免费颁证给爱情一份有仪式感的浪漫

填表、盖章即可迅速领证,缺少仪式感婚姻登记程序,在合肥正渐渐成为历史。

走进包河区婚姻登记处颁证室,庄严的国徽国旗格外显目,以百合花海为背景墙面,显得温馨而喜庆。伴着美妙的婚礼进行曲,在婚姻颁证员的主持下,一对新人正携手宣誓,承诺一生一世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记者注意到,颁证仪式共有询问、告知、宣誓、发证、祝福五个环节,整个过程简约而庄严。“这给我们的爱情增加一份带有仪式感的浪漫,我们也从中感悟到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参加颁证仪式的新人小刘说。

颁证服务,是合肥市在全省率先推出的一项免费服务。早在2012年,合肥市即出台《婚姻登记机关结婚登记颁证服务规定》明确,婚姻登记处要设置颁证室,配备相应的设施,设置观礼座椅,营造庄严而温馨的氛围。颁证人员由取得颁证资格的婚姻登记员担任,或者邀请社会知名人士、相关领导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担任特邀颁证师。当事人在颁证仪式过程中可自主或者聘请专业公司进行摄像与摄影,婚姻登记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拒绝。

“免费开展结婚登记颁证仪式,旨在倡导简约适度的婚俗新风,强化婚姻的责任与担当。”包河区婚姻登记处主任杨冬告诉记者,在前期公益创投试点推动的基础上,自2019年开始,包河区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专业机构,让颁证仪式成为结婚登记服务中的一项标配内容。在一些特殊的节日里,婚姻登记处还会邀请政府领导、道德模范、金婚夫妇等社会人士作为特邀颁证师,为新人颁发结婚证书,送上新婚祝福。

婚姻辅导帮助当事人化解情感危机

“这日子没法过了,非离不可!”一位年轻的女士哭泣着说道,转身甩开试图拉住她的丈夫。旁边,丈夫只得无助地望着窗外。

包河区婚姻登记处家庭婚姻辅导师黄金华见状,上前给这位女士递上纸巾。一番交谈之后,黄金华邀请她到婚姻辅导室坐一坐,丈夫随后也跟着进来。

这场婚姻辅导的前一个小时,黄金华一直默默地倾听两人的诉说,时而对两人表达共情的话语。了解两人关系的症结所在后,黄金华开始引导丈夫理解妻子“暴力”语言背后的“话外音”,理解双方对尊重和关爱的需求,回忆爱情和婚姻过程中积极的过往。

据了解,婚姻家庭辅导,是合肥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广的又一项免费的创新服务。此举旨在引入专业人士进入婚姻登记机关“坐诊”,为婚姻关系“把脉”,提供情感辅导、危机干预和法律咨询等服务,帮助婚姻当事人化解情感危机。

杨冬告诉记者,包河区自2013年开始引入婚姻家庭辅导服务。2019年3月,为了更好地向婚姻当事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包河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据统计,2019年3月15日至2020年1月23日,包河区共计为477对当事人提供婚姻辅导服务,其中,离婚劝导和调解服务352对夫妻。通过效果反馈发现,有98对夫妻表示“重归于好”,259对夫妻表示“暂缓离婚”。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包河区开启看“线上”婚姻辅导服务。通过线上公益直播,邀请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辅导师开展线上婚姻知识讲座,让大家在疫情期间学习如何经营自己的婚姻。

近年来,婚姻家庭辅导在合肥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为帮助新人完成角色转换,提前化解威胁婚姻健康的隔阂因素,合肥还将婚姻家庭咨询服务向婚前教育延伸。新人在办理好婚姻登记手续领到结婚证后,可以自愿到婚姻课堂免费听课,由专业咨询师讲授和谐婚姻关系维护、育儿的方法、职业规划、两性心理学、婚后理财管理、姻亲关系的调试、家庭幸福的经营与管理以及身心健康等内容。 杨冬 方奇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省数据资源局来我区调研政务服务工作

本报讯9月10日下午,省数据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爱学,省数据资源局政务服务指导处处长康殿华、副处长徐济中等一行...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