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 解锁别样合肥地标
合肥大剧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岛。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安徽创新馆。
合肥,是一座文化之都,它是中国最爱阅读的城市之一,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能在兼容并包的合肥找到栖身之处。合肥,又是一座创新之都,作为中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一流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缘定庐州,“皖中硅谷”科学岛发迹于此。科技与文化碰撞,高举“创新”这个最靓名片,合肥的地标也因科技而变得更加靓丽夺目。
安徽创新馆科技展馆打造多元化创新平台
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的功能定位就是“展示窗口、实用平台、先行示范”,目标是要着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市场。
安徽创新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最南端,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2019年4月正式开馆。在高空俯瞰,安徽创新馆犹如一块被三分的圆盘,三座扇形的建筑单体内侧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分别作为1、2、3号馆。创新馆通体以白墙为主,远远看去像是一个略带古韵的瓷盘,然而建筑顶部,一块块灰色方形能源板整齐排列,又颇具现代风格。三座建筑之间通过门楼、凉亭、牌坊、水景等徽派古村落景致串联起来,徽韵十足。光是从外表看去,安徽创新馆已然是一件艺术品,颇具匠心。
安徽创新馆内集中展示了安徽近年来1400余件有代表性的创新成果,覆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步入安徽创新馆内,首先进入的是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全超导托卡马克、合肥光源和稳态强磁场和城市天际线等元素设置的“创新高地”大型艺术装置,让人应接不暇,尤为震撼。
1号馆是安徽创新馆的核心区域,展馆内布设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展厅。游客走进1号创新馆内,首先将在时间轴的带领下,一一经历世界三次工业革命。在墙上的时间轴下,还陈列着每个时期的标志性科技产品。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卫星、电子计算机……仿真的模型呈现给游客最直观的科技发展历程。
在安徽概况区,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世界第一条纯电动公交车线路、世界第一台量子计算机的模型一一在列……这些代表着不同时代下最先进科技的产品背后,凝聚着无数安徽人的智慧。
在创新引擎展区,游客可以近距离了解墨子号卫星、京沪干线等重要产品和部件。通过视频、模型等多媒体手段,科学岛上的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全超导托卡马克“人造太阳”等高端科研成果也都呈现眼前。游客还能穿梭在充满未来感的蓝色量子隧道中,欣赏量子魔盒和时光沙盘等高科技设施,在声、光、电的巧妙混搭下,体验一把置身科幻世界的感觉。
相较于1号馆,2号馆和3号馆的功能性更强。2号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用作集研发转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3号馆中则有全球路演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中心、媒体创新传播中心、科技中介服务中心等。
安徽创新馆开馆一年多来,已经多次承办大型创新类活动,把最新科技成果带到老百姓面前。今年,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还获批全省首家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
各路高校和科技企业都是安徽创新馆的常客,8月13日,安徽科技大市场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就在创新馆内举行,各领域最新科技项目汇聚合肥,进行它们的发布与推广,并完成了“政产学研用金”等方面近14亿元的技术合作项目签约。
“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成为合肥近年来奋起直追的目标,连续两年跻身“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评选前三名、创新能力荣登国家创新型城市第十位……在文化创新领域,合肥修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等新型业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合肥创意文化产业基地连续三年考核优秀,文化产业考核连续五年全省第一,合肥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荣登“2019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十强榜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摇篮蕴育一座城市的胸怀
中国科大的校门,犹如一块方方正正的砖石,中间镂空成大门,顶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字样,门前两座石狮,十分严肃。校门风格和它严谨的科研气息如出一辙。每年4月春来,中国科大的樱花都会如约而至,成为合肥的网红打卡地。严谨“高冷”的中国科大一时间换上了粉红颜色,变得亲切可人,为合肥老百姓带来春日好景。
当同时说起科技、文化和地标时,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存在。它是中国培育科技人才的摇篮,是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更是合肥“创新高地”上的一座灯塔。半个世纪,风云变荡,合肥,一座曾名不见经传的江淮小城,倾其所有,把满城的爱都给了这所大学。
1958年,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发生了一项重大事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满载着一个国家对发展科技的渴望,中国科大在国内科研领域一马当先。1960年,中国科大与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联合研制成功“107计算机”,这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通用数字计算机,也是中国高校中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然而历史的风波总是突如其来的。1969年,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科大被迫离京外迁。在全国各地“自身难保”的情境下,面对全国科研最高学府的迁入请求,各地也难以解囊相助。就在中国科大一筹莫展之时,安徽主动伸出援手,力排众议,中国科大最终情定合肥。
中国科大自1969年12月开始陆续迁入安徽,光是组织货运装车就有70余次,运货量达865吨,35000箱装运仪器、器材、图书和档案等教学材料,20多批、约6000人次师生、职工及家属,耗费近1年时间才基本完成搬迁。就此,中国科大在合肥安家。
在当时物资贫乏的年代,吃饱穿暖就是老百姓们最大的满足。为了让中国科大的师生安心搞科研,合肥人勒紧自己的裤腰带,慷慨解囊。安徽省第一条“温暖专线”,提供给了中国科大;合肥市最高级别的供电保障,优先给予中国科大。1972年,中国科大全校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不足百人;截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大全校教学与科研人员已有2244人,其中教授749人。更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教学名师50人、青年拔尖人才2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1人……今年8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中国科大有15人入选,和清华大学并列入选人数第一。
合肥,自古就有“崇文重教”的历史传统,春风化雨的文化底蕴,加持科研高校的厚积薄发,江淮大地上,“科教名城”“创新之都”的崛起底气十足。
1982年,合肥被确定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1984年,我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合肥成立;1997年,合肥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城市;2004年,国务院批准合肥为全国首家“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2010年,国家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合肥确定为全国首批“创新型试点市”;2011年,合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称号……
随着时间步入21世纪,在基础科学上多有建树的中国科大,逐渐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制造和量子科技等领域让合肥大放异彩。
2013年,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又破半导体量子芯片世界纪录,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世界上最快速量子逻辑门操作。2016年8月16日,由中国科大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搭载火箭成功发射。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搭载火箭成功升空。其中,中国科大独立研制的火星环绕器有效载荷火星磁强计随“天问一号”成功发射。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如今,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史馆内,还没进门,就能看到墙上挂着严济慈先生的题词。中国科大的办学思想一如合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城市胸怀,随着时间的积淀而愈发坚实。看着校史馆的墙上贴着的学生毕业合照,从黑白到彩色,来自五湖四海的青春面庞上洋溢着笑容,他们的眼睛里,都透着同一种光亮,纯粹而又赤诚。
科学岛“聚变”未来给予世界最炽热的温柔
在合肥市西郊的蜀山湖畔之上,有一岛,三面环水。从空中俯瞰,一座座白色建筑,方方正正,错落掩映在一片葱绿之间。有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岛,因为一群人,因为一个理想,因为一种共同的憧憬,而熠熠生辉。
小小科学岛,大大含金量。它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在安徽设立的一个综合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因坐落在岛上,被亲切地称为“科学岛”。它是许多世界顶尖技术的诞生之地,是科研人才的精神家园,也是合肥创新发展的世外桃源。
在这座小岛上,汇聚着我国乃至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从磁约束核聚变、大气环境光学、强磁场科学与技术、卫星遥感遥测等位于国际先进行列的技术,到现代农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医学物理等前沿交叉研究领域,这里,承载着世界的未来。
披着一层神秘面纱的“科学岛”满足了人们对高科技的许多幻想。但当你走近它时,最先让你印象深刻的或许不是高精尖的顶端技术,而是它幽静清新的岛上风光。在岛的东南端有一座合肥现代科技馆,孩子们一到周末便蜂拥而至,近距离领略机器人的强大和科技带来的奇妙现象等。2017年3月,“科学岛”还入选了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当你初次登岛之时,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你,这是一座科技之岛,或许你会觉得,这是一座静谧的景观小岛。蜀山湖大桥是进入科学岛的途经之路。一座灰旧的大桥,南北方向跨越董铺水库。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只叫人想起“一径鸟声喧夕照,半湖帆影乱湖波”的旷远。
跨过大桥,浮现眼前的,是望不到边界的树,白色大楼错落分布其中。阳光穿过湛蓝的天空,透过云朵,像一块块云母片洒落在肩上。头顶之上,一轮太阳带来了白天的光亮,而往岛中深处走去,也有一座“太阳”,等待着升起,照亮人类的未来。
科学岛上的“太阳”其实是一座核聚变实验装置,专业名称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外号“人造太阳”。众所周知,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而聚变能具有清洁、环保、安全、原材料储量极其丰富等优点,所以人类渴望在地球上复制“人造太阳”反应堆,进而获取无穷无尽的能源。为了这个关乎人类未来的共同梦想,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联合发起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力图建造出“人造太阳”,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而科学岛上的“人造太阳”,则是由中国的科学家们自主设计研制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因此,它又被称作“东方超环”。
“人造太阳”同时具有上亿温度的“超高温”和零下269摄氏度的“超低温”,还能够满足“超大电流”“超强磁场”和“超高真空”等极限条件,它的成功建设和运行是我国核聚变研究的里程碑式突破。据预测,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正在建设的国家十三五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有望在2050年实现核聚变,并建成人类首个核聚变示范电站。这也意味着,人类对“无尽的新能源”这一梦想的追求,或将成为现实。
而在这追梦的过程中,核聚变研究也在造福着合肥老百姓的生活。
合肥市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的“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能够利用在超导、辐射生物、精确放疗等领域的技术治疗癌症。合肥地铁2号线车辆里,也安装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与合肥中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不仅免维护,还具有消除烟尘、消毒杀菌、除臭去味等功能。
或许说起这些一串串长得拗口的科技名词,让人觉得科技是遥远又陌生的存在,带着疏离,让人觉得些许冰冷。可若你细细揣摩,想象每一个拗口名词背后,都有一群人,数十年如一日地低头专注,推翻一次又一次努力,又一次次地重新开始。他们和失败交手,与数据作伴,和智慧缠绵,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步履坚定,这就是他们给予我们和这个世界最炽热的温柔。
科技打卡点休闲娱乐也有隐藏的“科技线”
对于热爱科技的市民来说,合肥与科技有关的打卡地还有很多。带娃逛科技馆,是很多合肥家庭周末的“保留节目”。其实,馆中新奇有趣的科技展品也是卧虎藏龙。
2018年,在第一届全国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决赛上,经过严格和规范的评选,合肥市科技馆四件入围作品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全部获奖。其中,参赛的展品“锥体上滚”荣获展品组一等奖,“勇闯高原”荣获展品组二等奖;展览作品《大人国历险记》荣获展览组二等奖,《满足你的好奇心,切!》荣获展览组三等奖。在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上,合肥市科技馆参赛的三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展品“锁与安全”荣获科普展品组一等奖,展品“锥体上滚”和“勇闯高原”荣获科普展品组二等奖。
来到5A级景区三河古镇,坐落于水乡古镇三河古南街上的杨振宁旧居,则是必逛景点,游客可从少年求学、青年获奖,到留学授教、回归故里,详尽了解杨振宁先生大半生奋斗历程。
即便是近在身边的文化场馆,也因为合肥这座“科教之城”隐藏科技新功能,自带“科技气质”。
站在天鹅湖南边,向北遥望合肥大剧院,就像是一只银光闪闪的海螺,卧在湖里,露出一半身躯。从2010年开始,合肥大剧院就逐渐成为合肥人最爱去的文化场所之一。
你一定知道,合肥大剧院是文化艺术的展示舞台,但你不一定知道,合肥大剧院还是国家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它所应用的节能科技在国内剧院建设中处于领先水平。
合肥大剧院的外墙采用双真空玻璃幕墙,屋盖采用的是加厚岩棉金属体系,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大剧院内部的空调系统,采用的是水源热泵系统,可以有效利用天鹅湖水天然的蓄水蓄热功能,节约能源。
置身合肥大剧院内,即使座无虚席也不用害怕闷热,因为舞台余热回收系统会回收舞台和灯光产生的热能,给剧场的空气除湿。而大剧院中的景观照明,则是采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将太阳光能有效转化为电能。此外,大剧院内还采用光导管系统,导入自然光,以解决地下车库和阴暗房间的照明等。
在众多技术的巧妙组合和应用之下,合肥大剧院最大限度地为观众提供了一场场舒适的文化盛宴,常常让观众忘却自己所处的地点,沉浸在舞台上演绎出的精神世界里。这座文化地标的匠心建造,彰显的是合肥老百姓对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文 李福凯/摄
新闻推荐
合肥包河区多条道路集体“整容” 提升人居环境 打造徽文化精品街巷
星报讯为持续提升合肥市包河老城区人居环境,包河区城管局对部分基础设施较差的小街巷和道路开展整体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徽...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