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心声
杨万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
“医生这个职业是很辛苦的,需要能力、奉献和担当。仁爱之心,责任之心,事业之心不可或缺。好学精神,慎独精神,奉献精神必须坚守。”
从医34年来,杨万春始终怀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无私地奉献着一颗医者仁心,他有一双回春的妙手,一次次从死神手中夺回危重患者。在行医生涯中,杨万春坚持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只要病人有需要,无论什么时间,他都会放下手上的事情,随叫随到,哪里有重病人、哪里有抢救,哪里就有杨万春的身影。
疫情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是市属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他不仅承担了部分市内新冠肺炎会诊任务以及该院收治的疑似和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的诊疗任务,还承担了多次全院医护人员的防治培训,深夜会诊成了家常便饭,常常一去就是连续干到天明,第二天依然坚守岗位。“没有什么休息不休息,只要在工作岗位,就要干完自己的事情。”
一路走来,杨万春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理解,也变得更加从容:“刚毕业进入医院工作时,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觉得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更重要。现在更多的心思放在带好接班人上,要全力培养好新一代青年医生。”
回首数十年的医者生涯,患者的信任是杨万春心中最为重要的动力。三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不久,一次科室里转来一位由哮喘引起的纵隔气肿患者,患者下床活动时突然心跳呼吸骤停,生命危在旦夕,杨万春根据患者情况当机立断进行抢救。一晃30年过去了,如今这名患者已经50多岁了,健康状况一直很好,“我们到现在还保持着联系,他很信任我,家里谁生病了也推荐来找我。”
患者的信任让杨万春感动不已,“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对治疗方案很有信心,但患者家属的不理解、不信任会让医生有心理负担,在治疗时放不开。”杨万春希望,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能对医者多一份信任,“这也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蔡朝阳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
“困难到哪里都会有,无论是疫情期间奔赴一线,还是日常普通的巡房,作为医生,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向前冲,这是要求,也是本能。”
“口罩一定要戴好了。”“防护服的拉链一定要拉到顶。”“再仔细检查防护服有没有破损的地方。”在清洁区更衣室里,蔡朝阳紧紧盯着每一名即将走进病房的医护人员,仔细检查防护装备,不停叮嘱着,时不时上手纠正,直到完全放心为止。“一定要注意安全……”每一名驰援武汉的安徽医护人员在正式上岗前,都会听到蔡朝阳反反复复、甚至有些“啰嗦”的叮嘱。
今年1月27日下午3时,连续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蔡朝阳突然接到电话,通知他作为省级院感专家迅速准备加入安徽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来不及收拾行李,也来不及和家人告别,同事们为他东拼西凑了一些洗漱用品,蔡朝阳就这样匆匆踏上了逆行之路。
对蔡朝阳来说,保证白衣天使们每天平安出发和安全归来,是他一刻不肯放松的使命。要守护1000多名医护人员的安全,蔡朝阳坦言,“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依然信心十足。我们作为院感专家,比别人更加了解疾病,知道怎么打败它。”3月31日,安徽援助湖北医疗队最后一批队员凯旋,至此,1362名医护人员全部平安归来,蔡朝阳圆满完成了使命,脑海里紧绷了两个多月的那根弦,这才放松下来。
蔡朝阳说,“困难到哪里都会有,无论是疫情期间奔赴一线,还是日常普通的巡房,作为医生,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向前冲,这是要求,也是本能。”
刘燕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
“疫情期间,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我们深深鞠了一躬,那一瞬间感觉一切都值了。”
“那天在发热门诊,有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对着我们深深鞠了一躬,什么话也没说,那一瞬间我感到真的值了。”刘燕说,疫情期间她连续在医院工作了40多天,感触特别深,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态度非常好,也非常理解他们的工作。
“我们科室比较特殊,很多患者都是慢性病,不仅要治疗还要‘话聊’,对他们反复进行科普。”刘燕所在的内分泌科面对的患者大都患有慢性病,她经常把联系方式留给患者,大家处着处着就成了朋友。作为医生,刘燕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分给了患者,她也希望工作之余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
章洪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没有担当做不了好医生,医生要多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也希望患者能理解医生的辛苦和责任重大,希望医患关系越来越好。”
急促的急救车铃声、抢救床车轮接触地面快速前进的声响……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接受救护的第一站。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场场“生死时速”,面对各种复杂病症的患者,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章洪院和同事们要迅速做出判断,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假如病人病情在恶化或者即将面临死亡,说实在的,我们比家属更紧张,为什么呢?因为家属看不到他的结局,我们看得到,家属不知道他病情的凶险性,而我们知道。”章洪院坦言,急诊的患者病情一般都比较重而且急,有时候家属情绪会比较激动,这时候医生既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家属提供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更要注意表达方式。
在急诊科,一分一秒都关乎生命。“我们不能给患者家属太多的选择,在紧要关头,医生要勇于担当。”章洪院说,面对难以抉择的患者家属,他往往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告诉家属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给患者家属提供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比如来了一个心梗的患者,我会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现在患者的心脏没有营养供应了,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心脏恢复营养状态,而最好的办法是把血管打开,放一个支架进去,而且越早放越好,早一分钟结果可能都大不相同。’”章洪院说,有些时候医生确实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没有担当就做不了好医生。如果在危急的情况下医生把各种治疗方案摆在家属面前让他们去选择,往往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崔静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副主任医师
“我们从来不会嫌病人脏,有时甚至比对亲人还要亲。每当有患者回来看望,我们都非常开心。”
门开了,门外的家属向里张望,隐约可以看见晃动的白色身影。这扇门常年紧闭,只有探视时间家属才能进去看一眼让他们牵挂的至亲。躺在床上的人大多插着管子,有人清醒有人昏迷,他们把生命托付给这里的医生和正发出规律鸣叫的机器。
重症监护室,这个传说中离死亡最近的地方,集结了生与死的挣扎,以及人间最极致的悲欢离合。崔静几乎每天都在和死神打交道,十几年来,她从死神手中抢下的人不计其数。只要关乎病人,任何细节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崔主任,这位病人大便颜色比较深,不知道是不是黑便?”听到护士的声音,崔静立马拿了几根棉签走到患者的病床前。她熟练地用棉签把患者的大便摊开,仔细地观察了一番,看看有没有异常。崔静坦言,刚刚参加工作时,面对患者,她有时的确会有些“嫌弃”,但是随着工作阅历的增加,她越来越能理解医生身上肩负的那份使命。“每当有出院过的病人回来看看我们,我真的感到特别快乐。”
暑假到了,在崔静的朋友圈里,很多朋友都带孩子出去旅游,但这对于她和孩子来说却成了奢望。崔静说,她和爱人基本上都是早上六点多出门,晚上八点多回家,陪伴孩子的时间特别少。“我们是轮班的,休息时间最多只有一天半。”崔静的老家离合肥只有100多公里,但是她已经几年都没有回去了。
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关系,崔静的教育理念有些“与众不同”。“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在妈妈心里,你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崔静眼里,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那么重要,有好的
身体和品德,以后也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新闻推荐
我是医师,我想说…… 合肥市二院庆祝“第三届中国医师节”暨抗击疫情先进表彰大会隆重举行
又是一年秋风起,又是一年硕果香。今年的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主题为“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新冠肺炎疫...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