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推动多个小区 成栋成小区整体加装电梯 大大缩短审查时间提高加装工作效率,今年已开工建设67部

江淮晨报 2020-08-14 05:20 大字

本报讯 最近,合肥西园街道光明社区名君家园小区4号楼三个单元、5号楼三个单元、12号楼一个单元共7部电梯陆续建设,成为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次性安装最多的小区。记者从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了解到,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入今年合肥市为民办实事事项以来,共开工建设67部电梯,通过加装方案审查待开工电梯9部。合肥市累计开工建设电梯172部,建成运行87部,通过方案审查12部。

多个小区成栋成小区整体推进电梯加装大大提高效率

名君家园是个有些上了年头的小区,440户1218人里,60岁以上居民就有200多人。小区楼房普遍为6层,都没有电梯。随着大家年岁增长,很多居民为出行难而犯愁。

在光明社区和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努力下,名君家园小区开始申请加装电梯,并得到很多居民支持。小区业委会委员费新华表示,经过考察,电梯加装施工选择合肥市多个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设模式,即长连廊半层入户方案,轿厢空间可容一辆轮椅自由进出。

“像这次名君家园4栋5栋,以及安徽医科大学宿舍27栋、安医附院宿舍10栋等4个楼栋、建设厅宿舍34栋、省立医院宿舍9栋、省公安厅宿舍19栋20栋、海棠花园18栋、财政厅宿舍2栋5栋,万振逍遥苑9部电梯都是在集体沟通中化解矛盾,实施规模化加装。”合肥市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王成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政策执行以来,合肥多个小区成栋成小区整体推进电梯加装工作,整体谋划,达到布局设置合理,既便于统一小区加装风格,又便于各方达成一致。

集体征求意见,提高加装工作效率。遇有反对意见或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的,街道、社居委及时召集意见方和居民代表集体沟通协商,化解矛盾纠纷,提高工作时效。

成规模推进加装电梯,也改变了过去“一梯一申请、一梯一审查”的模式。王成方表示,像建设厅大院34栋楼,如果单独审查,以一梯15个工作日计算需45个工作日。而实施成规模加装,即使布局方案需要修改,时间也只有原来单梯单独审查的几分之一。

让居民退休老党员挑大梁发挥“调和、润滑”作用

8月12日上午,合肥市房产局专门召开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和电梯加装工作推进会。作为住建部列为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个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市今年有7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列入省民生工程。目前已有一些小区考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

“我们要抓住机遇,结合合肥市与建行签订的老旧小区改造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加装电梯利民政策,创新思维,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加装电梯工作。”合肥市房产局总工程师李华军表示。

记者了解到,加装电梯尽管存在一些阻力,但老人尤其是居民退休老党员的加装热情很高。凭借着群众基础好、个人威望高的优势,他们在加装工作中挑大梁,发挥“调和、润滑”作用。

安医大机关第三党总支第五党支部书记彭大枝,在该栋楼启动加装工作后,第一时间召集所在楼栋住户党员,召开协商议事会,研究加装电梯事宜,主动联系业主,讲明政策,消除部分居民顾虑。在他的推动下,29号楼3个单元的电梯加装工作顺利开展。

在小区党员占比多的楼栋,如安医大宿舍小区,在学校和社区党委引导下,每栋楼都成立1个党支部,并搭建“小区党支部-居民业主-电梯公司”三方议事平台。

合肥市房产局也采取了不少创新举措,推进电梯加装。为解决电梯加装设计不科学、技术指标不统一、加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合肥市房产局组织编制出台了《合肥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技术导则》,如明确加梯的智能化要求,要求在电梯厅、连廊等公共区域应设置视频监控系统或预留安装条件,轿厢内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应对特发事故发生。通过刚性约束,严把加装电梯质量关,使加装的电梯利民、经济、好用。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佼佼

新闻推荐

合肥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上接1版)记者采访了解到,合肥市坚持菜市场“公益性、民生性、社会性”的定位,将其作为保障群众生活、彰显城市文明...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