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调研组调研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庐阳 2020-08-13 10:10 大字

本报讯 8月12日上午,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郑文率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城市商业处处长赵涛、办公室副主任王亚南,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院长贾世冬一行赴我区调研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凌云;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乔兴力,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张远琴;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道荣,市政府副秘书长汪维明,市商务局局长邢孝鸿,市商务局副局长丁玉金;区委书记单虎,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伟等陪同调研组实地调研并参加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淮河路步行街主街区、李鸿章故居、百盛广场、步行街东段等处,对街区的文化底蕴、风貌特色、经营业态、街区管理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听取了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项目、步行街西延工程项目、后街经济发展等淮河路步行街相关改造项目情况的介绍。

实地调研后,调研组以座谈交流的方式听取了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情况和有关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并就进一步完善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和建议。

凌云对商务部调研组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倍加珍惜淮河路步行街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的机遇,积极推动相关改造提升工作的开展。 (下转第三版)(上接第一版)7月22日,商务部召开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全国第二批12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正式公布,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入选。  入选“国字号”试点,淮河路步行街凭什么?百年淮河路,江淮第一街。作为合肥的地标性特色街区,淮河路步行街位于主城庐阳区,以淮河路为中轴线向四周延伸,拥有百年历史,商业繁荣、业态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早在唐朝时期,淮河路沿线便已成为当时江淮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明清时期,这一带更是有“百货骈集、千樯鳞次”的盛景。上世纪90年代,合肥市政府拓宽改造淮河路东段,拓展综合商业功能,形成合肥市第一条现代商业步行街。2012年,淮河路步行街晋级为“中国著名商业街”。

从高端奢侈品到日常用品;从主街商场百货到后街特色小吃……细看淮河路步行街,这里几乎涵盖了合肥人生活的全部内容,吃、喝、行、游、购、娱一一都能得到满足。数据显示,目前淮河路步行街企业登记总数1568家,沿街商户约1200户。街区内各类高端品牌共424个,其中国内一线品牌共106个、国际一线品牌共48个。2019年,步行街区营业额达82亿元;客流总量4500万人次,日均10万人次,节假日可达20万人次。据统计,仅银泰中心即占据安徽全省高端奢侈品牌市场份额的90%以上。街区不仅汇聚了百货大楼、鼓楼金座、银泰中心、百盛等大型商场和众多知名品牌的旗舰店,更有明教寺、李鸿章故居等一批历史文化景观。入选全省唯一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淮河路步行街可谓当之无愧。精彩蝶变正在发生——

升级改造换新颜 智慧街区提品质事实上,早在去年伊始,淮河路步行街的升级改造工作就已有条不紊地推进了。

2019年,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共同推动下,淮河路步行街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申报对象。随后,我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邀请专业团队围绕淮河路步行街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1+4”规划体系(总规划加交通、立面景观、业态和智慧街区规划)。其中,仅2019年,就已完成智慧街区一期、长江中路精品道路提升、润泰城改造、百货大楼改造等10项工作。

今年以来,我区制定了《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重点任务清单》,计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74项任务,并按照东、中、西三大片区分步将所有项目列入全区重大项目智能调度系统。截至目前,街区已完成九狮桥街、北油坊西巷、东西蝴蝶巷等后街小巷改造。同时,街区先行试点的后街巷道改造也在同步进行中。

此外,今年我区还将围绕街区东片区和中片区两大片区以及后街小巷开展改造提升工作,全面推进主街立面、地面铺装、景观小品、银泰二期、百盛广场地下停车场、逍遥津公园改造提升、10余条后街小巷改造等工作。

正在悄然“蝶变”的除了街区面貌,还有街区的“智慧大脑”。启动改造提升工作以来,我区与阿里集团合作,推进“线上淮河路”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街区智慧度;在支付宝APP中搭建小程序,聚焦游客体验、商户引流、街区管理等功能,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线上消费平台。同时,通过智能摄像头、客流洞察系统、商圈智慧大屏等设施,实现“街区有导览、消费有分析、交通有诱导、管理有水平、安防有保障”,创建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智慧街区样板。目前,智慧街区一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二期已进入收尾阶段和内部测试阶段。

全面起势未来可期——

“主街+后街”优化业态 “夜经济+消费季”激发活力步行街是一个城市商业资源的聚集地,对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和丰富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主街繁华时尚、后街市井逍遥……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特色,精准促进街区业态升级,我区以盘活区属资产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精准定位、腾笼换鸟、优进劣退:在主街,按照“新老特首”的标准(新业态、老字号、特色网红店、首店旗舰店),对主街区一楼临街22处区属资产逐步实施业态调整,目前已洽谈20余家知名品牌;在后街,将环境改造提升与特色业态引入结合,打造“后街经济”,其中,今年街区成功将天街打造为网红小吃街,同时结合鼓楼巷改造,引入瑞幸咖啡等时尚餐饮品牌,打造休闲轻餐街区;针对街区内的闲置综合体,我区还积极谋划引进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目前正联合兴泰集团,推进中市逍遥街资产整合工作。

业态全面优化升级,带来的是人气的不断聚集。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零售、餐饮等传统线下商贸行业受到冲击较大。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我区在全市率先发放100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在全省率先吹响了促进消费的号角。随后,又针对北部商圈、夜间经济、家居领域、汽车领域增发620万元的电子消费券;近日,我区又联合滴滴出行发放2000万元的出行消费券,吸引市民前来庐阳消费。截至6月底,消费券直接带动淮河路步行街商圈消费额达3.5亿元,间接拉动整体交易额超25亿元,活动期间淮河路步行街区人流量突破160万人次。

与此同时,我区大力发展街区夜间经济,与美团点评、招商银行等企业在淮河路步行街共同举办“夜庐阳”生活节,聚焦夜购、夜食、夜逛、夜秀四大版块,打造具有“时尚范”“庐州味”“逍遥游”的“夜庐阳”新形象;并且还在淮河路步行街等处设置了5处灯牌形式夜间打卡点,让市民在享受“夜庐阳”生活节优惠消费体验的同时,欣赏庐阳浪漫温馨的都市夜景。此外,我区还优化升级了《庐阳区推动商贸零售业转型发展扶持政策》,增加了鼓励夜间经济发展、特色小店转型的条款,如给予当年被评为夜间经济示范点的市场主体5万元、10万元不等的“真金白银”奖励,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庐州韵味、百年繁景’,最人文、最人气、最时尚、最智慧的江淮国际名街是淮河路步行街改造提升的目标。”据区老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持续推进淮河路步行街的改造提升工作,进一步推动街区在品牌集聚、产业融合、改革创新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将步行街打造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城市发展的靓丽名片。

(曹芹)

新闻推荐

与英雄面对面 长大后也要成为英雄 江淮小记者走进合肥市蓝天救援队

小记者在体验绳索救援。小记者在参观装备。本报讯看着一张张拍摄于抗洪一线的照片,聆听队员讲述惊心...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