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露天电影

新安晚报 2020-08-12 11:04 大字

□合肥郎章正

依稀记得,我第一次看露天电影是在1962年秋天,当时五六岁的我,和村里的大人一道,去只有二里地外的邻村看电影,这是家乡那一带第一次有露天电影。电影图像不太清晰,还是无声的。很长时间后我才知道,那是我国第一部戏曲影片《定军山》。影片时间不长,我欢天喜地地去了,稀里糊涂地回来了,问我电影什么内容,啥也说不出来,顶多两个字:好看!

第二年,我从乡下来合肥上学,看电影、看报纸、听广播就简单了,每月能看一场电影,每周还能看一两次电视。1967年的国庆节,我从合肥又回到家乡,一呆五年,看报纸、看电影、听广播都成了奢侈,更别说看电视了。但一年中,有那么几次数得着的看露天电影的机会。

乡村的黄昏,斜阳把村里孩子们的脸和老人的皱纹都染成了金黄色。孩子们在空旷的谷场上打打闹闹,部分老人在金黄色的秸秆垛下坐着聊天,而青壮年妇女和男子汉还在村外的地里干活,水牛也在田野里犁地,贫瘠的土地,使劳累了一天的老牛发出了低沉的呼吸,都在等待着夜晚的来临。

为了抢占好位置,天还没暗下来,一些外村的人就成帮结伙打着手电筒或提着马灯,扛着凳子一路有说有笑地来了。本村的孩子和老人来得更早,用板凳占位子。电影没开演,大家凑在一起拉呱儿:谁家的儿子儿媳孝顺啦,谁家自留地的庄稼收成好啦,谁家的牲口下了几个崽啦……一时间,谷场上人声鼎沸。

那时候,接待电影放映员就像接待公社干部一样,村里拿出好菜,还打酒招待。等放映员酒足饭饱来现场时,人们兴奋地大喊:“放映员来了,放电影了!”打谷场上立马安静下来。这时,放映员开始架机子、调焦距、试镜头,做好放映前的准备工作。一些孩子将脑袋、手故意朝光束里伸,以致被放大投射到幕布上,招来一片笑骂。

月亮已悄悄从村边的树梢上升起来了,星星在遥远的天际眯着眼睛,青壮年们也坐在老人或孩子为他们准备的长条凳上。电影开演了,全场鸦雀无声。白色的幕布上开始出现人物画面,随着情节的展开,人们一下子置身电影里的世界。夜幕下,大家的双眼眨都不眨一下。而此时,微风拂面,虫儿唧唧,月光、星光与银幕光连成一片,给乡村露天电影增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

那个年代,一晚上演两、三个片子。加片,是新闻纪录片和农业科教片,在半个钟头左右;正片,有两个多钟头。那个时代的电影,以战争片为主,《上甘岭》《英雄儿女》《地道战》《地雷战》《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等,还有反特片和戏曲片。老年人爱看戏曲片,中青年人爱看战争片、反特片。

换胶卷时,现场又热闹起来;电影散场时,更是热闹。大人喊孩子,孩子喊大人,手电筒光照来照去,有的孩子和妇女被挤掉了鞋子,大声嚷着在地上寻找……

在回家的路上,几乎所有人都还沉浸在电影的回忆中,大家边走边议论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或夸赞,或大骂,或同情,或无奈,那情景令人难忘。那时候,我觉得没有比做电影放映员更伟大、更理想的职业了,最高的目标,就是长大以后能成为乡村的电影放映员,但又担心这个目标恐难实现。

我在乡下期间,前后看了20多场露天电影,最远的跑了七八里地。在乡村看露天电影,宛如在饮一杯高纯度的陈年老酒,细细品味后,你体会到的是洒脱、温馨、善良与朴实。如今,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彩色电视机,人们尽情享受着现代化、信息化带来的快乐幸福。

夜晚依旧,星光依旧,而乡村的露天电影早已没了踪影。城里曾有电影进小区,但观看者寥寥无几。露天电影,已离我们远去。

新闻推荐

“女子特攻队” 从堤坝“眼睛”获精确数据

烈日下,水库大坝上,一线水务工作者正对测压管进行测量。本报讯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堤坝里埋设的50根测压管,就是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