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亏损超2亿元,华融消费金融傍上蚂蚁集团能咸鱼翻身吗?

界面新闻 2020-08-05 18:25 大字

记者 | 胡颖君

被业界称作“最惨消金公司”的华融消费金融正在谋求线上转型。

8月4日晚间,中国华融官方公众号宣布,华融消费金融全面布局线上产品,顺利上线“蚂蚁借呗二期”等新产品。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蚂蚁借呗二期”应该是支付宝推出的大额现金贷产品“借呗+”,该产品于去年6月正式上线。

“借呗+”是蚂蚁借呗和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资金方联合打造的大额现金贷产品,“借呗+”最低额度为5万元,最高额度为30万元。授信决策、发放资金、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等借贷环节均由资金方来完成,支付宝仅作为助贷机构为其导流。

借助头部机构的流量优势,今年上半年,华融消费金融线上业务余额较年初增长26.3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华融消费金融成立于2016年1月,股东包括中国华融、合肥百货大楼、深圳华强和安徽新安资产,分别持股55%、23%、12%和10%。初始注册资本6亿元。

作为为数不多的资管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华融消费金融既没有产业系的场景资源,也缺乏银行系的资金优势,发展一直落后于同批持牌消金机构。雪上加霜的是,2018年“华融系”核心人物赖小民落马,紧接着,华融消费金融董事长贾传宝、总经理邹新亮也双双被免职。人事巨震之下,公司经营一度受到严重影响。

历史数据显示,2017年是公司业绩最好的一年,当年华融消费金融实现净利润1.05亿元,然而,一年之后,公司业绩急转直下,净利润同比下降88%至1240万元。2019年,公司由盈转亏,亏损额高达2.631亿元,在持牌消金机构中排名垫底。

业绩持续滑坡,股东方纷纷“弃疗”。

早在2017年12月,合肥百货曾发布公告称,拟出资2.3亿元参与对华融消费金融的同比例增资扩股,将其注册资本由当前的6亿元增至16亿元,受赖小民事件影响,增资事宜搁浅。

2019年12月,华融消费金融重启增资计划,然而,合肥百货、深圳华强、新安资产纷纷放弃参与增资,最终拟由控股股东中国华融自行全额完成此次增资。

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9亿元。第一大股东中国华融持股由55%增至70%,另外三名股东持股比例均下降。

增资完成后,中国华融也开始对公司业务进行全方位整顿与改造,其中数字化转型是其重点发力方向,除了与蚂蚁等巨头合作外,华融消金还砍掉了线下业务,并在自有app内推出全新的线上产品。

此前,华融消费金融旗下曾有好借、有借和闪借等三大体系的信贷产品。随着线上产品好借和闪借纷纷下线,公司一度只剩下线下贷款产品“有借”。

然而,公司官网显示,目前华融消费金融旗下仅有一款名为“天天e贷”的线上产品,依托华融消费金融app在线办理,授信额度最高20万,额度可循环。

界面新闻记者致电华融消费金融客服,对方表示,“天天e贷”于去年12月份推出,目前公司线下业务已暂停办理,因系统升级所致,至于何时恢复尚不得而知。

“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消费金融线下业态受创,华融消费金融加快数字化转型。”从中国华融的表述中可以看到,疫情也是公司加速线上转型的催化剂。

中国华融还披露,截至当前,华融消费金融已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累计客户超过926万户,累计投放贷款笔数超过3218万笔,笔均金额3135元。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房租、工资等运营获客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监管要求金融机构降低放款利率,线上转型是大势所趋。华融消金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展线上贷款业务,有利于增加公司收入,从而为其自营业务提供资金支持。短期看,线上转型路径可行。

“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蚂蚁金服的资金来源比较多样化,众多的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华融消金很容易被其他资金端替代,因此,其需要发展自己能掌握核心风控的信贷业务,降低对蚂蚁金服等助贷机构的依赖,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王诗强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亦指出,由于没有抵押物作担保,线上业务对消费金融机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华融消费金融缺乏自有线上场景和获客渠道,与蚂蚁这样的流量大户合作,短期内的确可以做大规模,但也存在过度依赖的情况,长期来看,还是要拓宽获客渠道以降低运营成本。

当前持牌消金机构竞争愈发激烈,马太效应加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入局。掉队的华融消费金融能否重整旗鼓,尚待时间检验。

新闻推荐

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消除各类安全隐患 合肥警方开展“筑安4号”统一行动

本报讯为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攻坚,进一步清查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合肥市公安局从7月31日起在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