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高水位仍将持续 洪水虽在缓退,但易发生次生灾害

新安晚报 2020-08-04 10:11 大字

昨天下午,合肥市召开“巢湖保卫战”系列新闻发布会,通报当前防汛抗洪情况。据了解,虽然当前合肥市防汛形势总体向好,但巢湖水位仍在高位震荡缓退,高水位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防汛形势仍然严峻。

合肥梅雨期长达52天

合肥市防汛抗洪抢险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表示,今年合肥市6月10日入梅,8月1日出梅,梅雨期长52天,梅雨期全市先后经历9轮强降水过程,全市平均降水量858毫米,超常年梅雨量247%(为常年的3.47倍)。梅雨期之长、累计雨量之大、梅雨强度之高均为历史第一位。梅雨期巢湖流域平均降水量为常年同期近3倍,为历史同期第一。

受强降水影响,汛情来势汹涌。巢湖中庙站6月25日达警戒水位10.5米,7月19日达保证水位12.5米、同日达历史最高水位12.80米,7月21日达百年一遇水位13.36米,7月22日达最高水位13.43米、创历史极值。后高位震荡缓退,至8月3日13时48分已降至12.80米(1991年最高水位)。经综合分析研判,中庙站水位降至保证水位以下还需5天左右时间,预计在警戒水位以上仍将持续1个月左右时间。

截至目前,巢湖已超警戒水位40天、超保证水位16天、超历史最高水位16天,裕溪河、西河、兆河、南淝河、杭埠河、柘皋河等仍超保证水位,派河、丰乐河超警戒水位。

四大圩口圩堤安全可控

面对历史罕见汛情,合肥市于7月18日启动全市防汛应急I级响应,月19日启动城市防洪应急I级响应,7月29日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I级响应。根据汛情发展变化,市防指统筹采取“上拦、下泄、边分、固堤”措施,减少入湖水量、降低巢湖水位。

合肥市防指表示,目前,全市防汛抗洪总体可控、形势向好,实现了“四个确保”的目标,防汛抗洪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合肥市没有发生一起因转移不及时、不到位导致群众伤亡的事件。另外,合肥中心城区、巢湖市区及上派、三河、长临河、烔炀等重点镇安全可控。而环巢湖大堤、南淝河等入湖河口堤防和牛角大圩、东大圩、中垾联圩、赵竹圩等4个重要圩口圩堤基本安全可控。此外,目前京福、商合杭等高铁、高速及重要国省干线公路等保持通行。

堤防抗剪力急剧下降

据了解,虽然当前合肥市防汛形势总体向好,但巢湖水位仍在高位震荡缓退,高水位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防汛形势仍然严峻。

合肥市防指表示,巢湖大堤及其支岔河堤防、行蓄洪圩区的路堤以及必保圩区的堤防,经过长时间的高水位浸泡,抗剪力急剧下降,极易发生各类险情和引发衍生、次生灾害。另外,根据国家气象局的监测,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已经生成,根据台风路径预报,极有可能对合肥市产生影响。在巢湖及内河高水位的情况下,受台风影响巢湖大堤及内河堤防防风挡浪形势将更为严峻,风浪淘刷产生的险情可能不断增多,需要严密加以防范。

此外,未来一段时间,合肥市持续高温晴热少雨,气温都在35℃以上,“天上太阳晒,地面水汽蒸”。对此,合肥市防指表示,要预防高温高湿下的巡堤查险除险工作引发人员中暑,同时也要对集中安置点的群众进行防暑降温。金波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项磊

新闻推荐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数字化“新战场” 8月1日,和平路院区手术部改造完成投入使用B04

“我宣布,合肥市二院和平路院区手术部改造工程完美收官,今天正式启用!”8月1日8时01分,合肥市二院副院长戴世云掷地有声...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