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杜集 光影定格乡村嬗变 “和美杜集·‘镜\’在眼前”摄影大赛举行集体采风活动

江淮晨报 2020-08-04 04:48 大字

一名摄友在龙虾产业园内拍摄。

长枪短炮拍起来。

分享佳作。

萌萌的无人机飞起来。

介绍拍鸟心得。

守候在观鸟台上的摄影人。

8月1日,久违的太阳高挂合肥上空,释放着火辣辣的“热情”,期待已久的“和美杜集·‘镜’在眼前”摄影大赛集体采风活动终于启动。近40位摄影爱好者走进杜集镇,聚焦最原生态的鸟岛,定格“稻虾共养”产业园,用镜头记录“生态杜集”的美丽嬗变。

上万只夏候鸟栖息杜集鸟岛

参赛者竞相“追逐”

捕捉灵动瞬间

一路奔驰,驶入杜集,大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映入眼帘。盛夏的骄阳,透过稠密的树叶斑驳洒落,少了几分灼热,却多了些许大自然的馨香。林间深处,清脆悦耳的鸟鸣声百转千回,鸟儿欢快飞跃的身影时隐时现。无需路引,也可笃定,杜集鸟岛到了。

“太棒了,这里不仅是鸟的天堂,还有着最原生态的田园风光,真的太美了!”车刚停稳,参赛者们就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忙不迭地下车奔上观鸟台,架起了“长枪短炮”,寻觅、等待一只只“林间精灵”的降临。

杜集鸟岛三面环水,本是一片荒芜的河滩,是居住于此的陆凤奎一家,几十年如一日的植树造林,硬是将荒渚变成碧水林荫、芳草萋萋、鱼翔浅底的绿洲。良好的生态、丰富的食物,吸引了白鹭、灰鹤、白鹤、斑鸠、画眉、啄木鸟、白头翁、灰喜鹊等数十种鸟类纷至沓来,这里逐渐成为“鸟的乐园”。今年,杜集鸟岛更热闹了。

“为了保护‘鸟岛’生态,给群鸟一个更好的‘安乐窝’,杜集镇专门成立了保护生态鸟岛管理办公室,近年来一直有规划有节奏地扩大保护区面积。”杜集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胡啸介绍,仅是去年,杜集鸟岛就新增绿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并增添了不同类型的树木品种,以吸引更多候鸟前来栖息繁衍。“从目前监测情况看,今年的鸟类数量明显增多。清晨和傍晚,鸟儿群起群落,场面极为壮观。”

这番介绍让参赛者更为“来劲”,他们或是重选角度,或是更换镜头,或是相互商量拍摄构思,以求捕捉到心仪的灵动瞬间。“寻找,发现,观察,拍摄……拍摄鸟类,最考验耐心,也最是考验摄影技术,不仅是摄影器材,选取角度、拍摄手法和个人创造力等,都非常关键,缺一不可。”参赛者杜先生正说着,几只白鹭结伴飞回巢里,他和周边的摄友一起举起相机,观鸟台上传来一阵“嗒嗒嗒嗒”的快门声。

杜集鸟岛景区升级“3A”

未来还可畅玩“激流”、体验农耕文化

“快来,这有座四合院,很有味道,值得一拍。”完成鸟岛的拍摄,不少参赛者四处寻觅美景,突然传来的召唤声引得大家前去一探究竟。

这是一座仿晚清江淮民居建筑,飞檐翘角、木质栅格、青砖墁地,处处透溢着浓郁的古风神韵。墙面铺陈展示的“鸟”画板、雕梁画栋中隐藏的“鸟”彩绘、庭院间不经意发觉的“鸟”装饰,就连建筑外立面都是对鸟类极为“友好”的灰白色……随处可见的“鸟”元素,让人不禁好奇它与鸟岛的关系。

“这是我们新建的游客接待中心,将于今年‘十一’前后正式开放迎客。”胡啸介绍,杜集镇旅游资源丰富,鸟岛和周边浩淼美丽的翠月湖、合肥“五七”干校旧址、朱元璋赐建的明城古寺等人文旅游景点,就像是沛河串联的颗颗璀璨珍珠,被共同打造成合肥杜集鸟岛景区,去年已成功申报“3A”。

今年,杜集镇对鸟岛进行“硬提升”,全新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其不仅具有引导、服务、休憩、集散、解说等功能,还是个科普馆、“研学游”基地。“接待中心内设有鸟类科普展馆,通过回归自然、孕育演化、认识关怀、和谐共生、百鸟朝凤、迁徙之旅等板块的展示,让游客进一步了解杜集、认识鸟岛,认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听到这儿,有参赛者忍不住好奇,跑进了鸟类科普展馆。虽然还未修缮完毕,但置身其中仍有种走进“微缩鸟岛”的感觉,各种仿真造景和多媒体技术渲染,令人恍若回归自然。最令参赛者好奇的是,展馆一隅有个特殊的区域,背景墙是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树林图案。原来,这是杜集鸟岛景区的“秘密武器”——VR体验中心,通过声光电等多媒体“黑科技”,让游客随着候鸟“走一遭”迁徙之旅,“体验”它们在杜集鸟岛的栖息生活,甚至“见证”雏鸟的诞生、成长。

胡啸透露,随着杜集鸟岛景区的不断打造,未来不仅可以观鸟、“知鸟”,还能在沛河湿地公园畅玩“激流”、享受“天然氧吧”,到“五七”干校感受农耕文化、了解特殊年代的历史文化,来一场欢快的亲子游。“听着就觉得很期待,看来今后的杜集鸟岛不仅是个拍鸟佳地,也是个全家游的好地方,值得我们多来几次。”参赛者笑道。

无人机飞“阅”稻虾共养产业园

杜集镇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频获“点赞”

“哇!无人机!这也太酷了,拍出来的照片一定很好看!”集体采风第二站,是位于杜集镇东黄村的“稻虾共养”产业园,参赛者们纷纷放飞“无人机”捕捉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引起了队伍中孩子们的阵阵惊呼。

不少参赛者是第一次来杜集镇,更是第一次看到“稻虾共养”,拍照的同时不忘详细了解这新农村的“金袋子”。“稻虾共生,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一田两种、一水两养,这可真是太棒了!”看着一望无垠的产业园内,翠绿的稻谷长势喜人,成群结队的小龙虾在稻间游得欢快,一动一静铺陈了田野中最美、最灵动的画卷,参赛者乐得连声叫好。

杜集镇素以“生态美”闻名,近年来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始终秉持“生态优先”,先后荣获“安徽省生态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森林城镇”等称号,“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的美丽诗句在这里成为现实。因地处江淮分水岭,河湾、水库等水域较多,杜集镇索性把自然优势转成产业优势,积极推广“稻虾共养”高效种养模式。

“虾稻共生,不仅仅是效益倍增,还‘红’了龙虾、‘绿’了水稻,真正实现零污染。”产业园负责人介绍,稻虾共生,虾能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则为虾供饵、遮阴、避害。养殖过程中,不打农药不施肥,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米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安全,最终达到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的效果。“原来稻虾共生是真正的放心食品!”参赛者竖起大拇指。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发展,“稻虾共养”已经成为杜集镇的特色产业,东黄村的“稻虾共养”现代产业园也因此而远近闻名,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新路数”“新法宝”。

更为有趣的是,“稻虾共养”产业园不仅仅是养殖基地,还是个龙虾科普休闲基地,可以咨询龙虾养殖技术,也可以享受亲子垂钓的“虾趣”。依托“安徽长丰虾趣节暨文化旅游节”等活动,该产业园更是积极发展稻虾观光旅游、休闲垂钓等,吸引了县内外众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来参观学习,产业园产品也远销上海、南京等地,供不应求。现在,产业园还在谋划打造产学研基地,推动虾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天的集体采风,不仅领略了杜集镇山清水秀的生态之美,更见识了规模高效的农村新产业。杜集之行,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社会变迁带给乡村的美丽嬗变,这大概就是长丰县举办此次摄影大赛的意义所在吧。为‘和美杜集’点赞,为合肥发展,更为中国发展骄傲!”参赛者秦先生说道。

晨报记者 王靓/文 卓旻/摄

新闻推荐

听老教师讲述革命历史故事

星报讯“孩子们,看到你们现在幸福的生活爷爷非常欣慰,可是你们知道80多年前,红军的长征有多么艰难?他们又是怎样用顽强的毅力...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