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变绿”一年节电超千万度 建筑节能“合肥模式”效益显著

合肥晚报 2020-07-06 00:57 大字

通过让大型建筑改造“变绿”,全市一年能节电1130万度,还可以减排大量的二氧化碳。7月5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公布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成绩单,建筑节能“合肥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实施改造的重点城市项目达到48个

早在2017年,合肥市就被列入全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为了做好重点城市节能实施工作,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向社会和各县市区、各部门公开征集节能改造项目,积极探索绿色建筑节能“合肥模式”。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经公示了五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改造项目,共计48个。其中,商业超市类项目29个、面积65.62万㎡,办公类项目8个、面积30.88万㎡,学校类项目8个、面积41.61万㎡,医院类项目3个、面积19.39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项目41个,面积119.20万㎡,占比75.68%,目前已经通过验收项目17个,改造面积31.85万㎡,已拨付财政奖补资金330.84万元。

针对公共建筑建立用能约束机制

近几年来,合肥百货大楼、安徽省立医院急救中心、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等公共建筑都进行了可再生能源系统改造,通过对既有公共建筑内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生活热水系统、节水系统、冷链系统、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等实施科技升级,节能效果明显。

据统计,已验收的17个节能改造项目中,节能率最高达到47.30%,平均节能率23.25%,年总节电约1130.91万度,折合标煤约33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0.82万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依据国家相关通知规定,合肥市成为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后,计划从2018年至2020年实施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57万㎡,改造项目平均节能率不低于15%。

今后,还将建立用能约束机制,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比例不低于40%;同步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及科研等配套能力建设。

合建宣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吴奇

新闻推荐

更新完善地名数据1152条 合肥市高质量完成国家地名信息库更新工作

日前,合肥市顺利完成2019年度市、县(市)区两级地名信息库更新完善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上报。据统计,此次全市共更新完善11...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