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加快补齐餐厨垃圾处理“短板” 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开建;合肥每天餐厨垃圾预计将达千吨以上

江淮晨报 2020-06-02 07:13 大字

本报讯 随着人口增加,市民身边的餐厨垃圾越来越多,因无法填埋和焚烧,处理不好对环境危害大。近日,记者从城建部门获悉,合肥市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正式开工,为全省餐厨垃圾处置带来示范效应。此外,省住建厅要求合肥今年加强有害垃圾科学处置,在全省率先加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

合肥每天餐厨垃圾预计将达千吨以上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泔水,是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统称。随着合肥城市发展加快和人口规模增长,餐厨垃圾产生量正逐年上升。作为垃圾的一种,餐厨垃圾因为“湿度”大、油性重,无法像普通垃圾一样集中处理,也无法与其他生活垃圾一起焚烧。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均餐厨垃圾产生量约0.15公斤/日,合肥每日产生的餐厨垃圾量预计将达到千吨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发酵后会产生许多有害有毒元素,对土壤和水源污染大,也无法填埋处理。而且,餐厨垃圾产生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非常分散,集中处理会带来高昂的运输成本、管理成本,因此治理难度较大。如果餐厨垃圾能够得到高效处理和科学解决,城市垃圾乱象将进一步缓解。

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科学处置“湿垃圾”

5月底,合肥市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随着该项目建成,餐厨垃圾将实现科学处置、减少环境污染,对合肥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合肥市小庙有机资源处理中心位于蜀山区小庙镇酒香泉路与三乘寺路交口,占地100亩,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餐饮垃圾400吨+日处理厨余垃圾400吨,总投资估算7.28亿元。项目按一次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规模为日处理餐饮垃圾200吨+日处理厨余垃圾400吨。

面对餐厨垃圾处理难题,将采用“预处理+厌氧+沼气发电”工艺,建设内容包括预处理系统、湿式厌氧处理系统、干式厌氧处理系统、沼气发电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沼渣脱水及干化系统、臭气处理系统以及公辅设施等。本工程实施后,不仅对合肥市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处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垃圾分类后的湿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起到显著的示范效应。

合肥将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

目前,安徽多数城市都在稳步推进垃圾分类,接下去需要花力气完善垃圾末端配套处理设施,特别是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推进现有末端处理设施管理等环节变得更加规范科学。

比如,结合本地区厨余垃圾产生量及其分布情况,配置相应数量的收集容器和收运车辆,完善收运体系。结合辖区人口规模、产生单位分布、产生量等具体情况,采取规模化集中处理模式或区域分散处理模式,合理确定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布局、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按照最新的要求,2021年底前,全省所有设区市都要建成运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合肥作为国家试点城市,正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下一步,需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加强有害垃圾规范处置;着力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将有害垃圾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利用或无害化处置,统筹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综合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厨余垃圾及时清运并密闭运输至厨余垃圾处置设施进行处理,加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

2020年,合肥市将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进一步推进垃圾焚烧处理等设施建设等。将可回收物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进行资源化处理;推进以清洁焚烧为主要方式处理分类后的其他垃圾,逐步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

新闻推荐

支持商贸企业创新迎“风口”

本报讯记者近日获悉,瑶海区全力推进“四送一服”“三包三抓”专项行动,商务部门主动上门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着力帮助企业...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