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用实际行动诠释人生追求

新安晚报 2020-04-30 10:30 大字

一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亿万人民心手相连,汇聚起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在这场抗“疫”战斗中,一位72岁的科研工作者带领团队义无反顾,多次深入医院,争分夺秒研发产品,把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从春节至今,他带领团队一直奋战在实验室。他们夜以继日,研发出智能移动医用远程交互服务系统技术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最大的追求。”多年来,在杨善林院士的率领下,这支科研团队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空天系统工程管理、能源与环境工程管理、医疗与健康工程管理等领域。

A

拼命三郎连月来带领团队奋战实验室

在合肥工业大学,有着“拼命三郎”之称的杨善林,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只要没出差,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办公室。

2020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杨善林无时不刻不在关注着疫情发展。他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希望能投入疫情防控一线,把科研力量运用到抗“疫”当中。

他一边带着丁帅、李霄剑、欧阳波、顾东晓等一批年轻教授日以继夜奋战在科研一线,同时又组织焦建玲、蒋翠清等骨干教师迅速开展“疫情的外延影响与风险分析及政策建议”的研究,就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风险进行分析,对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设等提出了建议。

“无休是杨老师的一个习惯,几十年都是这样。”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丁帅说,疫情发生后,杨善林带领团队一直奋战在实验室,争分夺秒研发产品,“每天一早就到实验室了,常常忙到深夜。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

欧阳波是合肥工业大学一名青年教师,1月16日到该校报到。原本他打算回江西老家过年,然而疫情阻挡了回家的脚步。“一开始我没地方住,进出学校又比较麻烦,所以就买了泡面和水果运到实验室,准备吃住在这里。”欧阳波说,杨善林院士知道后,非常关心,帮助他安排和另外一名青年教师在学校合住,还带他到家里吃饭,“那时食堂没开,饭店也关了,我实在不想特别麻烦杨院士,但是他很坚持,每天中午带我到他家吃饭,一直到学校食堂开放。”

B

不惧风险多次深入医院获取一手资料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而在疫情爆发初期,人们对新冠病毒一无所知。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对需求的了解。”杨善林说,因为面对一种未知的病毒,摸清实际需求非常重要,但是以前团队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针对外科手术和医院智能化的管理,没有针对呼吸道和肺部方面的疾病,“还有就是如何让我们这个系统智能化,能把系统的自我进化的能力给做出来,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困难。”

疫情之下,医院是最危险的地方。然而为了掌握医疗前线的需求和获取第一手资料,大年初四,杨善林带着团队来到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向一线救援医生和相关技术人员采集第一手资料。经过多轮面对面的交流,系统的架构、研发和实施方案很快被确定下来。

“疫情紧张的时候,我说要到医院去,身边同事、学生、家人都说不要去。但是不去,就得不到第一手资料,所以我肯定要去。”杨善林说,团队把资料收集过来后对系统模型进行初步演练,之后还要拿到医院去用,跟一线医生们沟通,再做进一步完善。

“杨老师72岁了,他都能冲在一线,我们有什么好怕的。他对我们年轻人来说是鼓励,也是榜样和楷模。”丁帅说。

大年初八那天,杨善林带领团队与合肥德铭电子公司联合研发的基于云的智能移动新冠肺炎防控远程交互服务系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疫情防控一线成功应用。经过紧张的日夜奋战,团队联合卫宁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将移动远程会诊技术应用于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等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

记者了解到,这套系统能够实现隔离病房患者、病区医生和异地指导医生的移动远程交互与医学影像、医学文本、电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交互。并且该系统在实现数据交换、解析、分析和权限控制能力的同时,可对数据进行严格保密,从而保护患者隐私。在疫情爆发期,能够降低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概率,减少医疗资源消耗,提高救护效率。

据悉,系统的快速应用源自团队数十年来打下的坚实基础。多年来,这支团队面向我国促进人民健康和保卫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在智能医疗装备和人工智能系统研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分级诊疗、应急救援、海军舰艇卫勤及航空航天领域。

C

紧盯需求用前瞻性研究解决发展难题

在杨善林心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工作是科研人员的本职。但要把握好什么才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就必须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用前瞻性研究解决当今国家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经济新常态下施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早在十几年前,杨善林就带领团队将高端供给的顶端产品——复杂产品系统作为研究方向。

据悉,该团队将复杂产品开发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应用到轿车整车开发工程管理之中,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轿车的整车开发流程控制与管理技术。在奇瑞公司多款系列车型的整车开发中,该成果使整车开发周期缩短了3~6个月,降低开发成本10%~15%。

2008年,这一成果凭借技术与管理的重要创新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然而,面对鲜花和荣誉,这支团队并未停下脚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未来,投向了互联网与大数据。为了助力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该团队围绕智能互联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工程管理及其管理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液压成形装备及其生产线的开发工程管理中。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天系统建设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迫切需要。2006年,在杨善林的指导下,当时还不到30岁的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胡笑旋,就将这一重大需求和新兴挑战作为研究方向。团队在空天系统管理方向上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攻关,为实现空天系统的效能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撑。

十几年来,团队在成像卫星任务规划、无人机编队管理与智能决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突破,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与北京遥感信息研究所、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中电科第五十四研究所开展协同攻关,为多个军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杨善林说,“我是一个科研人员,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我们国家需要的地方,最大的追求莫过于如此。”

D

教书育人为中国“智”造培养更多人才

杨善林务过农,在冶金建设公司当过工人,20多岁时,只有高中学历的杨善林,就心怀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理想。1978年,30岁的杨善林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从那时起,他常把“我要追赶错过的时间”这句话挂在嘴边。

数十年来,杨善林带领的团队以“我们拥有共同的事业”为理想追求,“理论研究要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为科研文化,“至诚至善、务实求真”为创新文化,不仅在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中不断接续传递,更在科研一线的磨炼摔打中培育出一代代青年学子。

“假如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我崇拜的名人”……每届研究生入学时,首先都要完成杨善林院士亲自布置的3篇命题作文。强烈的爱国精神、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团队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针对新入校本科生对高等教育特征存在模糊认识等突出问题,杨善林带领团队成员创设了“专业导论”课程。

思想和生活上的关怀无微不至,治学上的要求极其严格。为了让硕士生、博士生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和科研,杨善林带领团队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为学生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2015年4月,杨善林院士个人捐款50万元,设立了“师生情奖学金”,团队全体成员积极响应、踊跃捐款。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宽广的胸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精深的业务水平,必须事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才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才能深刻地影响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杨善林说。

近十年来,该团队为中国的管理学科培养了数百名硕博士研究生,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管理人才。杨善林院士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和全国模范教师,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名列全国前5%。

“即将迎来75岁生日的合肥工业大学,始终深怀工业报国的远大志向,涌现出一批批潜心教书育人、科研攻坚克难的一线教师与科研人员,杨善林院士就是其中的突出典型。”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余其俊说,“学校将以杨善林院士为身边榜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勇攀科研高峰,培养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周慧夏瑞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钟虹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高王社区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活动

为有效提升202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质量,包河区骆岗街道高王社区于2020年4月开展“居民养老保险长缴多得多缴多得...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