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公筷”还有多远路要走? 记者探访发现公筷使用率不高背后有多重原因专家:使用公筷不会让情感疏离,要从改变“习惯”开始

合肥晚报 2020-03-30 00:34 大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地方开始提倡用餐使用公筷、采用分餐制。近日,合肥也正式在全市餐饮行业推行“公筷公勺”。餐饮行业落实得如何?市民接纳程度如何……本报记者实地对此进行了探访。

【探访】

徽菜馆: 公筷与私筷“长一样”客人使用率不高

筷子比客人还多,一张桌上就有几十双筷子。3月27日晚6点左右,记者在金牛路上的一家连锁徽菜餐厅内看到了上面的场景。

据店长李有贵介绍,在疫情发生之前,餐厅只针对汤羹和特殊的菜品配备公筷或公勺;疫情之后,餐厅为每一道菜都配备了公筷(公勺),不过公筷和私筷“长相”一模一样。为了保证菜馆内有充足的筷子使用,餐厅配备了近600双相同的筷子,是餐厅座位数量的3倍。不仅如此,所有碗筷在清洗后都必须放进消毒柜,现用现取。

“你们的公筷有单独存放区吗?”在记者的追问下,店长李有贵说公筷和私筷是混着用的,统一清洗、消毒和存放。

顾客用公筷的人多吗?李有贵坦言,使用率并不高。“该做的我们都做了,客人实在不用,我们也不能逼着他们用。”

龙虾店:

餐桌上配有“黑白”两色筷子

公筷使用情况不理想

随后,记者来到了金大地1912街区里的一家龙虾店,每张餐桌上都有两种颜色的筷子:黑色和白色。

据店长高女士介绍,食客私用的餐具都是独立包装好的,私筷是白色,公筷则是饭店另外采购的筷子,为黑色,方便顾客区分。每张桌子配备一双公筷,如果食客需要更多公筷,店家可以提供。“客人私用的碗筷都是提前摆好在桌上的,公筷我们会专门消毒,并且单独存放。”高经理说。

“很多客人刚开始吃,可能还会用几下公筷,吃到后面就混了。”高女士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公筷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

火锅店:

筷体上标有字样,公筷要比私筷长

在金大地1912街区的另一边,记者作为食客走进了一家火锅店。

该火锅店要求食客隔桌而坐,在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公筷和公勺也被放置在支架上。记者对比发现,该火锅店的公筷比私筷长很多,筷体上印有“公筷”字样,公筷为深褐色,私筷为原木色。

据该火锅店的店员解释,由于火锅食材的特殊性,该店一直就为食客都配备了公筷,防止生的食材,比如生牛肉上的细菌被食客直接吃进嘴里。服务员解释:“如果是两人桌,我们会配备1双公筷,四人桌配备2双公筷。” 不过,店员承认,目前公筷使用率并不高。

食客:

用公筷显“生分”

公、私筷用混是常态

“哎哟!又用串了!”在徽菜餐厅内,周先生和四名好友点了9个菜,每道菜上都配备了一双公筷或公勺。记者观察到,周先生在和好友刚就餐时,还会使用公筷,但吃着吃着,所有人都很“默契”地忘记了公筷的存在,直接用私筷开始夹菜。

周先生说还没有养成这个习惯,总是会把筷子用混,他和家人好友一起吃饭时很少用公筷。同桌的张女士则表示,自己刚开始吃饭的时候还很注意使用公筷,但用着用着就忘了。此外,记者观察到现场的6桌食客里,就有4桌把公、私筷用混淆了。

“特殊时期出来吃饭,必须用公筷啊。”在龙虾店内,和好友一起聚餐的牛杰表示,自己在外聚餐一直都有使用公筷的习惯,“和朋友聚餐,我都是最先提出要用公筷的人,大家也都很配合啊。”牛杰解释,因为家里有孩子,自己经常在外有应酬,担心被传染影响到孩子。“要是同桌的人有幽门螺旋杆菌,还不用公筷,大家很容易就被传染了。”

“用公筷显得多生分啊!”在火锅店内,和同学聚餐的王京璐说到。记者看到食客在涮生的肉类时,都会使用公筷;而在涮素菜时,有的食客则直接用私筷开涮。

家庭:

担心“见外”“有隔阂” 公筷使用还未形成“气候”

在外堂食的公筷使用情况并不乐观,那么市民在家吃饭的公筷使用情况又怎么样呢?记者就这一问题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市民。

家住包河区的李安琪和父母同住,平时并不会使用公筷。“但家里有人感冒了,我们就会很自觉地用公筷。”

而和父母、爷爷奶奶同住的王远洋则十分提倡使用公筷,平时在家里会说服家人用公筷,但都收效甚微。“他们就说我穷讲究,一家人吃个饭还搞得花里胡哨的。”而在这次疫情期间,王远洋再三坚持要使用公筷,家中长辈也都配合了,不过也仅仅是在疫情最严重的那几天,“用到后面,他们就忘了用公筷。我奶奶直接就用公筷吃饭了,经常用混。”

年前刚生完小宝宝的刘灏颖一直都在使用公筷,但在有孩子之前,她并不会和家人使用公筷,因为“从小没有这个习惯,一家人用公筷觉得很见外”。小孩出生后紧接着又碰上了新冠肺炎的发生,刘灏颖很焦虑,很怕小婴儿会因为免疫力低而生病,因此,刘灏颖坚持在家里使用公筷,公公婆婆也都十分支持。

【分析】

“习惯”是公筷普及的最大阻力,公筷必然会成为餐饮中的主流

中国人使用筷子合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公筷”和“分餐制”的推广是否会阻力重重?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云飞介绍,现代中国人最初使用“公筷”不是出于卫生角度,而是出于方便的角度。“比如在吃猪蹄等这种不易分割的食物时,中国人就想起来用公筷、公勺来分割了”。

很多人觉得用公筷就是“见外”、“生分”、“不亲密”,这是否意味着筷子、合餐制对中国人来说有着情感上的深层意义呢?在王云飞看来,目前公筷推广并不是十分顺利,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的“习惯”问题。

“人类习惯的养成或者改变,都是在社会重大历史变故中发生的,从而成为未来人们遵守的一种原则。”王云飞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就是一次重大的社会变故,也是一次改变人们习惯的契机。公筷使用必然会成为大势所趋,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甚至中国人可能会直接跳过“公筷”这一环节,直接采用分餐制:在外聚餐时,食物都将由服务员按人数平均分好;在家吃饭时,掌勺的家人会直接把食物分盘装好。王云飞表示,使用分餐制并不是中国人在学习西方人。早在唐宋之前,由于物质条件匮乏、长幼尊卑秩序等原因,中国多个朝代都采用分餐制就餐。如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周天子和官员吃饭采取的就是分餐制。

“中华民族具有很强的包容力,我相信公筷必然会成为餐饮中的主流。”王云飞说。

【举措】

相关部门将督查餐饮行业公勺公筷使用情况

一家人、同学、朋友聚在一起就餐固然热闹、温馨,然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这样的就餐方式有着极大的健康隐患。

3月27日,合肥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市餐饮行业开展推行“公筷公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各餐饮企业可以按照用餐人数配备公筷公勺,各餐饮企业应在大堂、餐厅醒目处张贴提倡公筷公勺使用内容的海报、标语等,营造使用公筷公勺的浓厚氛围。针对这一通知,合肥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发布后,我们会联合相关部门去合肥市部分餐饮行业进行现场督查,实地考察公勺公筷的推广、使用情况。

《通知》发出后,合肥市妇联也向合肥广大家庭发布倡议:在居家生活中推行公筷公勺。要从现在做起,从一餐一饭做起,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带动和影响家人养成良好习惯。要利用在家宴客时机,向身边亲朋好友推荐使用公筷公勺,引导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形成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识和习惯。

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带头实行公筷行动

如何进一步将使用公勺公筷推广至市民家中呢?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合肥市不少街道正开展相关宣传、引导活动。日前,合肥市西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明办向辖区所有餐饮、酒店、食堂发放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动倡议书,呼吁居民朋友,就餐使用公筷公勺。同时,组织餐饮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党员干部代表、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代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代表公开承诺,全面实行公筷行动,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同时对餐饮企业履行“公筷行动”情况进行督查,发布“红黑榜”。倡议发出后西园街道辖区264家餐饮门店承诺主动为用餐者提供公筷公勺,并设置提示牌和宣传语。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小容 王骏超/文 李福凯/摄

记者手记

改变习惯,不妨从撕掉“面子”开始

大家围在一桌,酌上小酒,一起用筷子夹着盘子里的美食,不分你我,这在中国人眼里,是阖家团圆,是与友欢聚,更是拉近彼此关系的有效途径。

在亲密的饭桌上,不少人觉得使用公筷是很生分的举动。中国人最讲义气,这种“义气”或许也被延续到了饭桌上,本着“不分你我”的情分,许多人即使对公筷“蠢蠢欲动”,但始终抹不开面子,更不想伤害同伴的心,让人产生“是不是嫌弃我”的联想。殊不知,使用公筷和分餐,正是本着爱护彼此,尊重彼此的初衷,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在采访过程中,我看到大部分食客在用餐开始时,都会使用公筷,由于习惯等原因,出现了使用混淆或忘记使用的情况,可见大多数人对公筷的使用,并不排斥。公筷的普及,不仅是用餐观念上的改变,更是生活习惯的进步。我们不必担心因为公筷的使用,而会拉远彼此的距离,只有你我他每个人都主动跨出这一步,公筷才能真的成为新“食尚”。

医生声音

全民公筷,不妨就从撕掉面子开始。

多种病原体可经口传播,使用公筷是保护他人的表现

不分餐具会埋下哪些安全隐患呢?记者采访了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黄育红。黄育红介绍,疾病传染需要3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混用碗筷可能会引发一些通过消化道传染的疾病,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甲肝、戊肝等。“比较常见的是感染幽门螺杆菌,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聚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筷子他一筷子,只要其中有人体内有幽门螺杆菌,就可能在就餐时传染给同桌其他人。”

在黄育红看来,避免通过口水交叉感染疾病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使用公筷,因为公筷不跟人体接触,只跟食物接触,用公筷能直接阻断诸如口腔疾病、消化道疾病、胃病等疾病的感染与传播,使用公筷是安全、健康、卫生的用餐方式,并不是防范他人,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另外,家庭进餐提倡公筷分餐也是有必要的,特别是有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预防胃病的发生。希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让人们有些反思,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

新闻推荐

双师课堂“英”勇抗“疫”

为了用自己的方式给一线抗疫工作者送上祝福、传递温暖和力量,合肥市兴海苑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用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