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开始释放被压抑的消费欲望 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会有补偿性消费

农村大众报 2020-03-27 15:33 大字

据新华社合肥3月26日电华灯初上,在诱人的麻辣香味中,合肥市一家海底捞火锅店的门口陆续有食客戴着口罩等座。

“我们18号恢复堂食,目前营业已经差不多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每天有100多桌客人,晚上六点半一般就坐满了,等座要等两三个小时。”23岁的海底捞店员张怀玉说。

随着中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以及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因疫情抑制良久的消费欲望逐渐被点燃,“补偿性消费”正在进一步释放。

美团研究院生活服务业商户复工指数显示,截至3月12日,全国生活服务业商家复工率达59%,餐饮行业复工率逾64%。

“大家在家里待的时间久了,对于火锅、奶茶、烤肉这些食物的消费需求会更多。”合肥市一家烤肉店的店长徐进说,早在开业之前他每天就会接到很多电话咨询何时恢复营业。

3月10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江苏省居民消费意愿的影响调查报告》,采取线上调查方式,对21192份有效问卷展开分析研究。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会有补偿性消费,约饭、买衣买鞋买包、观影K歌、运动撸铁和外出旅游成为优选。

“好多购物计划因为疫情耽搁,有想买东西的冲动。”在合肥海底捞用餐的顾客孙捷说,吃完火锅,她又花1000多元购买了春装。

除了线下消费的逐渐回暖,物流外卖的趋于正常让线上购物也成为“补偿性消费”的一大热点。刚刚过去的妇女节是疫情之后的第一个大型“促销节”。据阿里巴巴方面介绍,天猫“38女王节”整体销售额远超去年,超过2万个品牌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00%。

饿了么数据平台显示,奶茶外卖也从复工第一周就呈现爆发增长,到了第四周,奶茶果汁的销量环比第一周增长了140%。奶茶外卖订单在疫情缓解后多数选择了升杯加料,大杯或超大杯的订单比例增加了15%,加料订单比例提高了3倍。

“公众的消费意愿并没有因为疫情而减退,只是恢复和提振市场需要时间。”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分析说,“未来,各地要想办法创造更安全的消费环境,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在社会分配、社会保障方面解除刺激消费增长的‘隐忧’问题,在恢复中促进消费升级。”

新闻推荐

合肥影院等娱乐休闲场所复业

本报讯(记者许根宏)3月26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复工复业的第30号通告,允许影剧院等娱乐...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