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吕士民的风俗画谈起 兼答李瑞先生

新安晚报 2020-03-27 10:51 大字

□合肥滋芜喜欢吕士民先生。我与吕士民先生相交已久,但很少走动,一年见面就是一两次,已很长时间没见面了。人老念旧。本想约一朋友一起去看看这个好老头,苦于疫情防控,不便成行;待疫情好转后,再去看看他,在此谨祝先生仁者多寿。

我们的先民,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都是华夏农耕文明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与婚丧嫁娶有关的风俗、礼仪等,都是农耕文化的范本,如今,统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族群、团体,还有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整个世界逐渐变成一个“地球村”。中西文化相互交融,求同存异,最终成为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文化”。我们挡不住科技文明发展的脚步,不适应它就难以顺应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其多元化的态势,终将迎来一体化的发展时期。

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曾孕育出了许多或宫廷或民间,或阳春白雪或雅俗共赏的文化遗产,如戏剧、年画、民歌等等。这些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突出的大众性以及广泛的地域性。它们全方位地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一个个年轻“符号”的出现,这些古老的“基因”,越来越难以保留下去。曾经刻在先民骨子里的农耕文化艺术,在逐渐被遗忘,变成曲高和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象牙塔内,许多学子被程式化、批量化地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其创作存在着“千人一面”的情况,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很大。幸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像吕士民先生那样,将先民创造的民俗文化的遗绪,变为创作之魂,并引进课堂,我们才能将老祖宗的根传承下去。

吕士民先生为人善良、本真、幽默、有趣,且乐于助人,亦精医道,是位非常好的老头。他笔下那些描绘淮北风土人情的风俗画,是他的从艺之道,也是他的立身之本。先生用心从记忆、从与其他老一辈人的访谈中,挖掘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留下了先民的印迹。相信将来他的作品,必将成为人们研究先民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帮助大家找回记忆的一把钥匙。吕先生的这些充满泥土气息的画作,是典型的农耕文化遗产,理应是艺术的火种。同时,这些画作,也是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得以薪火相传的源流,先生切切不可丢啊!学艺之人,千万不能在艺术发展之路上选错方向,否则,挣得的头衔再多,也就是暂时热闹一下,此后会被时间湮没。岁月不居,彼此珍重。所言未必正确,仅供参考,并藉以共勉。

有一天,曾任某杂志社长的李瑞先生问我:“有人说,钟馗驱邪画上,大都会画有一只红蝙蝠,不知真假乎?”李瑞先生博学多识,于此怎会不知?戏言耳。

钟馗画,本就是古人精神图腾的一个体现,其最初是没有蝙蝠的;后来画钟馗的工匠,为迎合人们的愿望,才添加一只红蝙蝠。“蝠”音同“福”,借吉言,祈求驱邪镇妖的同时,寓有“福自天来”“钟馗送福”之意。民间有挂钟馗画的习俗,一般来说,端午节期间挂一挂,平日不挂。又或者家庭不顺之时,借钟馗赶走妖魔厉鬼,才挂。随着人文历史的变化,人们慢慢地把钟馗画与端午节联系起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据《北平风俗类征》记载:“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阳节,午时以朱墨画钟馗像,用鸡血点眼,俗称‘朱砂判’者悬屋中,谓能驱邪。”而端午节在后续的继承发展中,又揉进多种其他民俗文化,如赛龙舟、游花船、放风筝、吃百家宴、舞狮表演等,使民俗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吕士民先生的风俗画、李瑞先生有关风俗画之问,都触及了民族之根、文化之魂,是以,在此一并成文。中华大地南北同宗不同俗,正是这些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元素、民族气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成就了闪烁着流光溢彩、夺目迷人的世界文化大棋盘,我们没有理由不将之传承下去。是为防疫期间偶思所得。

新闻推荐

合肥市娱乐场所恢复经营

本报讯昨晚,合肥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服务业复工复业的通告(第30号)》称,影剧院、歌舞厅、网吧、酒吧、KTV、游戏厅、...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