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没忘!流浪者有“家”可归 疫情期间 合肥民政部门救助工作不停歇 疫情防控零感染

安徽商报 2020-03-26 01:56 大字

疫情防控期间,合肥街头的流浪人员是否得到及时救助?有没有疫情感染病例?3月24日,合肥市民政局交出阶段性答卷。据统计,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合肥市救助管理站已救助584人,其中湖北籍15人。目前站内滞留12人,所有救助对象体温正常,健康状况良好,实现了救助工作不停歇,防疫防控零感染。

找到流浪人员 紧急送往医院诊断

从大年初二至今,合肥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一科副科长郑军一直坚守在岗,既是站内“管理人”,也是受助人员的“贴心人”。2月初的一天晚上,郑军接到市民反映,经开区有流浪人员需要救助。随后,郑军赶到现场,经询问和测量体温后,他按要求将该流浪人员送往定点救治医院进行医疗排查。经初步判断,该流浪人员或是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得知这一情况后,郑军第一时间上报,并联系救护车将该流浪人员送往定点医院。好在最终诊断结果排除了疑似的可能。“说不怕是假的,但工作得有人来做,作为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冲在一线。”郑军说。

据介绍,针对流浪乞讨人员长期在外,区域流动性大、身体状况复杂、潜在风险系数高等特点,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结合实际,严把入站“第一关”;同时,落实站内体温监测制度,做到每日上午、下午“两监测”,一经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及时上报并送医检查;对求助人员特别是湖北籍和途经湖北的人员做到问活动轨迹、问接触人群、问身体状况“三询问”,实行“一人一册”登记管理;并坚持每日消毒、清扫、排查、报告“四落实”,要求如遇到特殊情况第一时间上报,确保疫情防控高效响应、无缝衔接。

全覆盖无死角防止流浪人员成病源

为更好地做好疫情期间的站内管理工作,该站设立了长期滞留生活区、临时救助生活区、特殊人员隔离观察室,分类管理,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同时,为了加大防控力度,合肥市救助管理站还结合“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对全市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进行大摸排,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口罩、食物、矿泉水、衣被等物资,并劝导他们接受救助,提高流浪乞讨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

对于存在发烧、疑似传染性症状的对象,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第一时间行动,送往定点医院就诊,做到了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防疫排查全覆盖、无死角,有力地防止了流浪人员成为流动病源,做到了精准防控。

据统计,疫情期间,该站街面排查发现和劝导流浪人员354人次,出动救助车辆320余车次,发放口罩500多个、棉被30床、棉衣裤130套、棉鞋130双、方便面55箱、矿泉水16箱。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新闻推荐

机动车驾驶证作废公告 (2020年 第1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139号》第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至第十项以及第七十九条之规定,符合注销情形且未...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