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案建议回音 督办议案办理 提升群众碧水幸福指数

江淮晨报 2020-01-20 07:21 大字

去年9月,南淝河施口断面首次实现达标

本报讯 去年初,合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南淝河污染治理的议案。过去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督办该项议案,不断提升群众碧水幸福指数。

河道断面水质监控体系不断健全

记者了解到,这项议案由市城乡建设局主办,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林园局等单位会办。全市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成立了南淝河河长制办公室,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南淝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去年9月,生态环境部反馈检测数据显示,南淝河施口断面首次实现达标。

为健全河道断面水质监控体系,去年,在南淝河流域各辖区分界断面新建超2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及时对南淝河流域各辖区断面水质数据变化进行监测。同时,建立排口定期巡查机制,委托第三方单位对南淝河干支流河道排口进行定期巡查。此外,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初步完成“南淝河水污染预警溯源精细化监管系统”开发建设。

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

在水环境治理项目建设方面,截至去年9月底,22项南淝河水体达标工程项目,已完工12项。此外,去年南淝河中游调蓄池已开工建设,蜀山清I、II冲、清III冲雨水调蓄工程按序时推进;规范排口截流设施改造,已建成自动化截流闸阀90多座。

此外,去年市级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已全面投入试运行,待正式上线后将实现河长在线巡河、河湖水质水情信息监测、问题上报、处理反馈等功能,为合肥市河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扎实开展南淝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

针对南淝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组织开展雨污混接排查整治,以南淝河、十五里河等城区重污染河流为重点,通过分片区、分系统、分流域、全覆盖的系统排查,查清雨污混接现象。

去年,南淝河流域市政排水管网调查已基本完成。利用驷马山灌区通过滁河干渠对南淝河流域进行常态化补水,改善水生态环境。组织开展河道清淤工作,已完成南淝河干流上游段和关镇河、四里河、店埠河等河道清淤工作。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

新闻推荐

百张笑脸晒幸福

1月19日,由100张笑脸照片组成的“笑脸墙”亮相合肥和昌都汇华郡小区,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观看。据悉,为营造和谐社区、传递...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