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协作 携手并进 “四城共舞”取得显著成效

合肥日报 2019-12-05 05:43 大字

实施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并向四个观察员城市推广;搭建工商政务云平台,四省会城市和四观察员城市实现信用信息共享……自去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第六届会商会成功举办以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不断完善“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行机制,围绕签署的计划或协议,通力协作、携手并进,取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成果。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成效

进一步加速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是推进城市群合作的基础和保障。

今年2月,沿江高铁项目武汉至合肥段预可研方案审查会顺利举办;渝长厦高铁长沙至赣州段于今年7月组织可研审查;武阳高速S9武汉至南昌快速通道、G4212合肥至安庆段建设加快……一年来,沿江高铁、武广高铁复线、呼南高铁等一批重点铁路交通项目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大联通展现出新成效。

在推进民航发展方面,今年1月,武汉市民航工作办公室、南昌市投资促进局、长沙市商务局、合肥市发改委共同组建境外航空联盟工作联系小组,并定期开展对接,共同研究、探讨国际航线网络构建方向等问题。

市场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真正打破壁垒,促进资源流通和市场一体化,让城市群内企业实现共同发展,是城市群合作的重要目标。

四市积极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新区发展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开展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加强数据信息共享,坚持国家级新区之间一月一对接,强化指标统计、经济形势研判等工作沟通、信息共享。

在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方面,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四省会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已统一接入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同时,还联合开展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合肥与南昌等城市积极对接,推动国际标准在四省会城市测试实施,联合推动智慧城市标准制定,力争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3项国际标准测试,到明年年底,试制2~3项国家标准和3~5项地方标准,形成具体、管用、可操作的标准化体系。

此外,在诚信城市建设、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合作、工伤保险互认、公共资源交易远程评标方面,四市也通力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共抓大保护取得新进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国土空间开发中属于重点开发区,又是江河湖集聚区,在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城市群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此,在今年8月召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合作会上,与会各市联合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生态环境合作协议书(2019-2020)》,就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合作协商机制、推动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协作与防治技术交流等7个方面合作达成共识,合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长江中游城市群还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合作,联合推动城市湿地保护修复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共同探索湿地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经营利用有效模式,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示范。同时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合作,联合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综合气象观测资料共享,共同开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应用技术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作为

四城在“合唱”的同时,也积极联合黄石、岳阳、安庆、九江等观察员城市,将旅游、公积金、市场监管、医疗等领域合作成功经验推而广之,成效明显。以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为例,2014年12月,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全国率先打破公积金贷款管理的城市壁垒,开展了省际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并统一了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和操作流程,为四市异地贷款职工提供便利。

去年,该成功经验首次正式在黄石、岳阳、安庆、九江四个观察员城市推广。据统计,今年1~10月,从南昌、合肥、长沙以及安庆、岳阳、九江、黄石等城市转入武汉的住房公积金758笔,合计2454.33万元,同期从武汉转入上述7城市的住房公积金有379笔,合计688.42万元。

在旅游领域,四省会城市与观察员城市也不断深入开展互动交流,拓展合作渠道,创新推出研学游产品,积极推进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以定期举办会商会为契机,加强与各城市协调联动,创造合作条件,提升合作效率。如,武汉市文旅局在长沙举办了武汉旅游推介会,抚州市文旅局在长沙举办南丰县第五届“桔园游”旅游推介会等。·本报记者 赵俊松 吴军 束芳·

新闻推荐

推动加快建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典型示范区 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开启2020年合作“新篇章”

为进一步贯彻《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总体部署,落实《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南昌行动》和《长江中...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