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当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渠道有限、能力不足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探讨如何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和水平 群众参与积极 基层治

安徽日报 2019-12-03 07:15 大字

记者:群众参与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有哪些作用?

束红英: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对如何改善社会治理最有发言权。有了更多群众参与,就能确保基层社会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回应群众诉求,防范和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其次,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能够有效弥补公共资源的不足。群众在治理中唱主角,能够在社区日常事务处理、居民个性化服务方面凝聚群智,形成治理合力,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同时,还能满足广大群众个性化的需求,提高治理的效能。

李鹏飞:第一,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突显人民主体地位。第二,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能够让他们把自身诉求表达出来,在现有的治理框架内解决问题,从而把潜在的治理风险化解在萌芽中。第三,群众参与基层治理能够激发其参与意识,培育其公共精神,从而把参与治理当作一种行为习惯,有利于打造良性的基层治理生态。

记者:当前群众在参与基层治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障碍与不足?

束红英:一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虽然社区多数居民表示愿意参与社区治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真正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只占少数,而且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年轻人特别人男性年轻人很少参与。二是基层工作者组织能力、动员群众的本领不高。基层工作者的工作思维和手段还停留在传统模式,工作方式僵化老套,互动性不强,难以有效发动群众。三是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平台渠道有限,参与方式单一。当前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平台还不丰富,群众对参与社会治理没有稳定的预期。有的参与方式单一,多为单项付出,缺少一定的利益内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李鹏飞:除了参与积极性不高、渠道有限之外,当前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方面还存在内容不够广、规范性不足等问题。目前群众参与主要集中在邻里纠纷、土地流转、道路维修等小事上,而涉及到集体发展规划、项目引进和实施等重大事项上则参与程度较低。有些地区的群众参与由于缺乏规范的参与程序和有效的引导主体,导致参与过程显得无序。很多群众仅停留在单纯“吐槽”层面,缺乏具体的建设性意见。总的来说,当前群众参与治理还处在较低水平。

记者:下一步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让广大群众更多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束红英:一是在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上下功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方主体共治的治理局面。二是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发挥基层自治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三是进一步为基层社会治理主体“赋能”。强化培训力度,创新学习机制,积极探索和形成促进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参与能力持续进阶的新模式、新体系,以更好满足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工作要求。四是畅通参与渠道,创新参与方式。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畅通网络反映问题、楼组协商、四方联席、听证评议等机制,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使参与群众增加获得感、幸福感,以促进广大群众更多更积极地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李鹏飞:要拓展群众参与治理内容,让群众参与治理更有效能感。一些群众之所以不愿意参与治理活动,是因为他们认为所参与的事项是“无关痛痒”的小事项,那些愿意参与的大事项又不让他们参与,因此让群众参与一些大事项的治理,可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要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加强参与主题选择机制、参与人员准入机制、参与过程规范机制、参与结果落实机制等建设,让群众参与行为有规可依。

新闻推荐

心有阳光 生活就有希望 母亲倾情守护患儿之余,做公益回报社会

儿子出生时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多年来全麻大手术就做了八次,面对生活的不幸,母亲牛传素没有被打倒,在照顾儿子之余,还踏上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